地理世界之最知识构建(优秀小课题:思维导图在

世界之最 2023-08-19 22:05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摘要高中地理区域板块多,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地理知识繁杂,逻辑紧密,基础理论知识较多,学生理解知识后记忆是一大难题。传统的复习方法以老师为主,主要选择死记硬背,不太适合地理的学科特点,我试着引入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深记忆。思维导图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以关键词为中心,直观表现出知识间的上下层关系,帮助学生完成地理逻辑思维的建立。

关键词高中地理;复习;思维导图;

研究背景及意义

高中地理是以系统学习地理知识为主,比较系统地获得有关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和保护环境,协调好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学科。高中地理综合性、地域性、时空性的学科特点,再加上除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板块外,我们还需掌握初中的区域地理板块,学科任务重,时间紧,知识点繁多,各个板块间知识点联系较强,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归纳分析和的能力。这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是一名文科普通班的地理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我班学生基础较薄弱,学习习惯不好,而且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在对学生进行摸底谈心之后,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老师讲解的内容能理解,地理知识量大,综合性强,学生复习过程中不能做到全面综合的复习,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往往记住了部分知识点,但却不会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在复习中如何让学生不仅能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能把把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且清晰的逻辑体系,是我们复习的一个关键。

一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复习

1思维导图的含义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了图文并重的技巧,把相关知识按照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学科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发散思维。通过思维导图的建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还可以明确重难点,加深学生记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从而完成高效的教学目标。

2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只有一个中心,从中心向四周发射形成一个个的次中心,每一个次中心都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向外边发散。底层分支的知识点依附于高层分支上,通过连线把知识脉络完整。

二思维导图在地理复习中的具体应用

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过程包括了五个步骤

1老师提出概念并做示范;

2学生自行绘制;

3学生分组互阅,积极展示;

4老师评价并强调重难点;

5学生反思,改进提升。

学生自己反思,改进提升

老师提出概念并做示范

老师评价并强调重难点

学生分组互阅,积极展示

学生自行绘制

图1 思维导图的一般流程图

1老师提出概念并做示范

传统的复习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以老师为中心,课堂往往呈现出老师口若悬河地讲解,学生听得迷迷瞪瞪,被动地接受知识。一般的复习过程是老师讲解——学生记忆——做题练习——查漏补缺,这个过程不利于学生系统的建立知识的逻辑体系。对于这门知识量大,知识点零散的学科来说,学生可能会出现背了好像会了,但在应用中却总是做不好题、做不对题的现象。第二种是利用PPT制作课件进行复习。这种方式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大量的图片、丰富的视频和精美的文字组合在学生中广受欢迎,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PPT知识量大、停留时间较短的特点需要学生一直保持高度的集中力,学生容易形成视觉疲劳和心理疲劳,对知识的记忆不深,一节课下来收获不多,容易产生焦虑。

综上,老师需要在引入思维导图之前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告知学生选择思维导图进行复习的优点可以让学生快速且清晰地了解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我们快速理清知识脉络,加深记忆。老师以《地球的自转》一课为例带领大家画思维导图,老师给同学提供思路,梳理地球自转的知识脉络,学生跟着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模仿,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尽快掌握思维导图的画法。

图2 地球的自转的思维导图

2学生自行绘制思维导图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根据老师的讲解自行绘制思维导图。以《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一课为例,老师先给大家布置课下作业自行复习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借助手边的工具书,如地理图册和地理导学案,结合自己对本节课的的理解提取关于农业的关键词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我从23班和24班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中选取两份展示给大家,如图所示

图3 学生思维导图1

图4 学生思维导图2

3学生分组互阅,积极展示

根据地理兴趣小组划分,同组的同学相互传阅各自的思维导图后,进行讨论知识脉络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完整,结构是否完整。根据讨论结果,各组进行修改并选派一名成员到讲台展示,图为这两组同学修改之后的作品。

图4 学生修改后的思维导图1

图5 学生修改后的思维导图2

4老师评价并强调重难点

老师在看完同学们的思维导图后,要及时给予评价,对于同学们第一次独立完成的思维导图,老师要用积极正向的语句对学生进行肯定,也要委婉指出不足的地方。对于同学们容易混淆的地方,老师要及时解决问题,排忧解惑。因为我班学生基础较差,老师需要特别强调下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需在思维导图上做好笔记。

5学生自己反思,改进提升

通过自己复习、亲手画图、讨论互阅、进行展示、老师评价这一系列的过程,根据知识脉络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完整,结构是否完整的评判标准,相信每位同学都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学会反思,掌握画思维导图的方法和技巧。,在大家的讨论中,大家对知识也理解的更为透彻,记忆的也更加清晰。

三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实践及结果

在用思维导图复习第一单元后,我给学生们进行了一次检测,学生成绩有明显提升。我在23班和24班随机挑选了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分类

题目

选项

占比

思维导图的接受度

喜欢传统的复习方式

10%

喜欢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

90%

思维导图的效果

是否帮助梳理相关知识点

100%

0

是否帮助建立知识的内在联系

100%

0

是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00%

0

对选择题是否有提升

85%

15%

对非选择题是否有提升

95%

5%

思维导图的后续应用

会不会在地理学科的后续复习中使用

90%

不会

10%

会不会尝试在其他学科中使用

80%

不会

20%

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复习,而且效果较好。几乎全部学生都认可在复习课中引用思维导图对梳理相关知识点、建立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内在联系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在之后的检测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在做题的过程中思路更清晰,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写。

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部分学生耐心不足,自觉性不强,自主复习意识不够,需要老师及时检查作业,进行监督。还有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梳理不够好,需要老师加强引导。在以后的学习中,每学习完一课,就可以画一幅思维导图,一课一,一单元一,不断扩展思维导图的脉络,加强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从而解决地理知识量大、知识点零碎的难题,完成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构建。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