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世界之最(制壶160年,三代承名,他太强了
“艺术之子”,通常来形容儿子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便是紫砂界的艺术之子,制壶160年,三代承名的“他”。
但这里的他,并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
▶ 许双军 兴旺
三代四人——“范大生”
据《范氏宗谱》记载,“十九世,钦仁,字承甫,庆升公长子,为继祖小宗。承父业制造大生紫砂名壶……”
关于范大生其人,坊间一直流传着“三代大生”之说。
01
第一代“范大生”范广善
范广善生于“道光丁未”年,即1847年。以宜兴民间一般到14岁学艺计起,范广善于1861年便从事紫砂壶生产,其家族经营紫砂至今已160年。
“范家壶艺,百年传承”,诚为史实。
02
第二代“范大生”范钦仁
紫砂圈口中所说的“范大生”,就是范广善的长子范钦仁,他从范广善手中接过“范大生”称号,并将其发扬光大。
而范家壶庄创始人范伟群大师便是范钦仁的嫡孙。
03
第三代“范大生”范崇志、范崇盘
范崇志、范崇盘分别是范家壶庄创始人范伟群的二伯父和父亲。
▶ 范秀红 大生松段
紫砂圈口中的“范大生”
范钦仁,清光绪元年(1875)-民国31年(1942),字承甫,艺名承传父亲的“大生”。
范钦仁一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制壶技艺精深,大生壶名噪一时,荣获“千金易得,大生一壶难求”的赞誉,从而使“范大生”之名闻名遐迩。
十几岁的时候,当大多数人还在玩乐,范钦仁却已经跟着哥哥学习做壶。黎明即起,夜深而息,在日复一日的打泥拍片中将那一颗心一沉再沉。
▲范大生像
其实,一开始范广善并不愿意自己的儿子范钦仁学习做壶,外人听着轻巧,却不知壶人的辛酸,尤其反对他学制雕塑。
甚至用棒子教训他,不料却打在了范钦仁正在做的老鹰雕塑的脖子上,改变了雄鹰的姿势,使雕塑更具张力,这件雕塑也被戏称为“一棒鹰”,1935年在英国伦敦艺术展会上,获得了金奖。
至此,范父由起初反对他学制雕塑,改为了支持。
范钦仁的传世之作有《合棱》、《鱼化龙》、《合梅》、《一捆竹》、《仿古》、《掇球》等壶,造型浑朴有致,色泽匀称,均为壶艺珍品。
▲范大生制朱泥仿古壶
范大生一生的两个“第一次”
01
范大生代表紫砂行业第一次获奖
1910年4月中国尝试举办一次“世博会”,展品约达百万件,媒体争相报道,盛况空前,时人称之为“我中国五千年未有之盛举”。
范大生为此特意创作了一款“大柿子壶”。
▲范大生 柿子壶
此壶为段泥制作,壶体似柿子形态,壶盖如柿子之柄,形象逼真生动。
壶腹的一面镌刻水墨山水,另一面陶刻行书“何当破闷出躯壳,君乘石瓢我浮蠡”,署“宜兴出品”款,无陶刻人的姓名。壶盖内有“大生”印,壶的底部印有一圆章“乙酉年南洋劝业博览会”。
此等绝品让范大生初次显现,获得了“皇帝奏章奖”。
02
范大生代表中国第一次获奖
1915年,美国邀请41个国家参展巴拿马世博会,其中包括中国。中国作为国际博览会的初次参赛者,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拋头露面,格外引人瞩目。
博览会从1915年2月20日开展,到12月4日闭幕,展期长达9个半月,总参观人数超过1800万人,开创了世界历史上博览会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的先河。
范大生和程寿珍等的作品,代表中国的产品参加“巴拿马赛会”,荣获了紫砂历史上的“第一次”国际金奖,为紫砂、为中国争了光。
千金易得,大生一壶难求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蒋经国想要送礼给中央银行北平分行经理方步亭的礼物,正是一套范大生的“竹鼓”茶具,可见大生壶之珍贵。
▲图源电视剧《北平无战事》
▲范大生制四方阴筋竹节壶
▲范大生制紫泥合菱壶
▲范大生紫砂鱼化龙壶
▲范大生制三色上合梅形壶
范大生一生德艺双馨,受世人敬仰,为紫砂艺术的推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如今,其子孙后代的紫砂艺人,将继续续写着传奇!
吉尼斯世界纪录
- S.H.E.遭疯狂男人现场拆台吓呆了 Selina保护林宥嘉
- 林熙蕾老公送爱玛仕林熙蕾的个人资料 林熙蕾
- 连姆·尼森冷血追击9月上映_父爱深沉热血复仇故
- 单眼皮眼线液的画法
- 千古之谜:埃及艳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呼和浩特陈兴国:他的故事与影响力如何
- 李斯羽现在男友?2025-06-12这一天的快乐大本营
- 荒艺术表现方式解读:内涵外延概览与理解角度
- 京东员工纷纷离职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 琼瑶电影燃烧吧火鸟
- 艾尔之光私服,如何安全进入并体验游戏
- 北京电子产品采购批发指南
- 世界上最大的猴科动物-山魈(外形奇特的它们身长
- 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瞬间你错过了吗
- 马勒戈壁第一季:如何未知世界的神秘魅力
- 中山市镇:生活指南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