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米粉(中国到底哪里的米粉最好吃?)

世界之最 2023-08-19 22:05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南方人的生活离不开一碗小小的米粉,尤其在没有暖气、漫长而湿冷的冬天,城市街头巷尾,从黎明到深夜,总能看到腾腾蒸汽的米粉锅和嗦粉取暖的「干粉人」。

图片来自纪录片《早餐中国》

在这里,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下肚,让人全身百窍皆开,从脚底一路暖到头发丝。纵使当下上呼吸道感染,也阻止不了他们去嗦一碗米粉。

图片来自纪录片《寻味贵阳》

但南方的米粉世界太大,每个地方都有一群死忠粉,谁都说自己 idol 是最好的。

图片来自纪录片《早餐中国》

桂林米粉 |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到底各个地方有哪些「看门粉」?谁家才是最受欢迎的那一碗?今天就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口水瀑布下,让它们来一场华山论剑

螺蛳粉 |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米粉天堂——广西

《风味人间》里说如果米粉有天堂,也许就是广西的样子

这里一碗风靡全国的「螺蛳粉」,只有嗦一次和嗦无数次的选择;和风景一般甲天下的「桂林米粉」,让多少人馋心大动;味浓、肉多的「老友粉」,拥有无数思乡门徒。

南宁老友粉 |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南宁老友粉 |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但这米粉界的「三巨头」,只是广西米粉江湖里的冰山一角。因为「粉嘟嘟」的广西人,用尽所有奇思妙想,打造了一个庞大的米粉帝国

粉拉馊的生榨粉

图片来自广西综艺旅游纪录片

在米粉气味的魔法世界里,螺蛳粉都要喊它哥哥,毕竟它的大招「酸馊」魔法攻击,总能让广西人上头。

蒲庙生榨米粉,在壮话里被叫做「粉拉馊」,都是现吃现榨。由支链淀粉含量高的籼米,经过上百次揉搓和发酵两三日而成。而那股自带的酸馊味,便是发酵产生的独特风味。

图片来自广西综艺旅游纪录片

发酵好的粉团,经过烫煮、捶打、稀释、揉搅后,变身成奶油般细腻质地的米浆

倒入锅边形似打孔器的榨粉模具中,两个把手用力一夹,一条条圆柱状的米粉,便排着队掉入滚烫的大锅里。

图片来自广西综艺旅游纪录片

煮好的软嫩顺滑米粉放入不锈钢碗中,加入豆腐干、头菜碎、猪肉沫这配菜铁三角,再用紫苏、酸笋、葱等调味。

图片来自广西综艺旅游纪录片

浇上澄亮的米汤或骨头汤,用筷子将酱料和配菜反复捞匀。夹起嗦一窝,汤汁自米粉中溢出,裹挟着菜码自齿颊间径直滑入腹中,让人沁出细细的汗,身心俱暖。

但广西并非只有蒲庙生榨一种,还有自带清香的武鸣生榨和滑软绵弹的都安生榨,各自都有自家的制粉秘籍。

鲜到掉眉毛的北海米粉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在空气都释放着浪漫海鲜味的北海,一口鲜嫩海鲜,一筷弹滑米粉,一勺清甜高汤,便是他们舌尖记忆中的味道。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刚从海里上岸的虾兵蟹将,被厨师依次放进了锅里,30 秒后便褪去青涩,容光焕发。不需要多余的调料,因为食材本味就已是极致的鲜美。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接着,扁粉也被加入到锅中,煮熟后与海鲜们一起扑簌扑簌的掉进碗里,和拥有沙虫鲜、黄豆甜的海鲜汤共同沐浴在充满大海味道的白色浓汤里,飘出诱人的香味。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夹起一筷子,舌尖传来一股缥缈的鲜香,海鲜的滋味丝丝入扣,这是专属于本地男男女女的快乐星球。

粉界最卷的粉——卷筒粉

图片来自纪录片《早餐中国4》

这个看起来像肠粉双胞胎哥哥的食物,名叫卷筒粉。

由四种米混合制成的米浆,均匀的躺在托盘上来个汗蒸。不用多久,一张张晶莹剔透、呈现半透明的质感,朦胧美感的粉皮,就大功告成。

图片来自纪录片《早餐中国4》

"老板,两根粉"!话音刚落,劲道、弹性兼具的粉皮,就被一根扁扁的竹板从锅内带走。

放在案板上,加入肉末、各色蔬菜后撒上花生碎,再拥抱着粉皮往一个方向缠绵打滚,一个个身材又粗又胖,形状不能整齐划一的卷筒粉,就到了你的面前。

图片来自纪录片《早餐中国4》

浇上酸酸甜甜的番茄酱、酸溜溜的特色黄皮酱或百搭的葱油生抽酱汁等调料伴侣,卷筒粉才算有了灵魂。

图片来自纪录片《早餐中国4》

图片来自纪录片《早餐中国4》

夹起放入满满的一口,软、薄、透的粉皮刚入口就仿佛融化,饱满的馅料在嘴里散开,一种充满惊喜的层次和颗粒感顺着喉咙滑入,几卷后,整个人便得到满足。

图片来自纪录片《早餐中国4》

还有越嚼越香的玉林牛巴粉、立体三角形的贺州粉角、长的极像虫子的南宁粉虫、酸爽解腻的宾阳酸粉……广西的米粉,有数不清、吃不厌的花样。


码上粉国——湖南

如果说广西米粉是 NO.1 ,湖南米粉第一个表示不服!毕竟在弗兰一个县一种方言都不只有一种米粉。

图片来自网络

这里的永州道县玉蟾岩还发现过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澧阳平原也有世界最早的水稻田和灌溉系统

图片来自网络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里的码子,也就是浇头,但凡是湘菜有的,几乎都能成为米粉的码子。

所以在湖南,一碗看似方便快捷的米粉,从码子的制作就已经难逢敌手了。

实力派粉星——常德米粉

图片来自网络

常德米粉,可以说占据了湖南米粉的「半壁江山」。因为这里的米粉碗碗都有杀招,让你彻底沉沦于它的乡土秘籍里。

图片来自网络

在滚水和冷水中「三熟三漂」的米粉脱胎换骨,那烫不烂,煮不糜的天生优势,只有陈放一年的优质籼米才能做得到。

配上用牛肉和独门配制的中草药熬煮而成的浓汤,让够脆够弹的米粉在风味上更加醇厚。

图片来自网络

还有软烂中带着嚼劲的各部位牛肉组合成的码子天团,红烧、清炖、酱汁等不同烹饪方式,让你咬下去的每一口,都能得到积极的反馈。再配上一勺红艳辣油,你的筷子就别想停下来了!

冰清玉洁的长沙米粉

图片来自纪录片《早餐中国》

长沙清晨悦耳的背景音乐,从嗦一碗长沙肉丝粉的「出溜声」奏响。

晨光里的米粉店雾气氤氲,顾客点单、吃米粉、聊天的声音此起彼伏,但粉店老板却从容不迫的抓起一把米粉,放进沸水锅里翻腾几下,带着水气捞出,迅速在瓷碗里折叠。

图片来自纪录片《早餐中国》

接着,在炉灶上小火慢炖的筷子粗细,两寸长短的猪前腿肉丝,舀一勺盖在莹白的米粉之上,再淋上一勺用猪肉、猪大骨、鸡骨熬制的澄澈汤头,一碗素颜的长沙肉丝粉就端到你面前。

图片来自纪录片《早餐中国》

但别急,看到旁边料理台上那一盆盆剁椒、酸豆角、咸萝卜、榨菜丝、雪里蕻等配料了么?那是给你用来自行装点米粉用的。

图片来自纪录片《早餐中国》

呷一口热汤,嗦一小口带着剁椒的米粉,味蕾开始持续跳跃,不一会儿,二两米粉便不见踪迹,擦擦额头的汗,心里不经意的说了句余生,请多指教。

图片来自纪录片《日出之食》

不过肉丝码只是长沙米粉的入门级,想要继续升级打怪,还有辣椒炒肉、肥肠、三鲜、小炒黄牛肉等等,吃一周都不重样。

山河馈赠的衡阳鱼粉

图片来自网络

衡阳人 social 的最高段位,就是一起嗦一碗衡阳鱼粉。

活鱼下锅熬煮的乳白色汤头清爽不腻,还有满满的胶原蛋白。加上当地细韧的渣江米粉,粉与汤的柔顺浓稠,鲜而不腥,微酸开胃,让人连汤都舍不得留一滴。

图片来自网络

先恰一块鱼肉,再恰粉,喝碗满满胶原蛋白的汤,湖南江边码头满口鲜非它莫属。

米粉在湖南,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一碗琼脂白玉的粉,配上千千万万的码子,正如人间饿爸陈晓卿说的那样“就像有毒瘾一样,很久不吃,就像想嗦一口……”。


山地粉省——贵州

贵州米粉的美味绝不输给上面两个省,它就像一位默默耕耘的宝藏美食家,用酸与辣的平衡公式,计算出一碗碗口味上千变万化的爽爽米粉。

贵阳人的小面——素粉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原产地·贵阳》

素粉,在贵阳应该算风味干拌米粉的统称,它看起来平平无奇,却是贵阳人味蕾上的味觉密码。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原产地·贵阳》

不超过两节手指长的粗粉,都是断粉,我第一次吃的时候,还以为老板给我装了一碗隔夜剩粉。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原产地·贵阳》

其实它是贵阳特有的酸粉。这种用自然发酵的酸淘米水与清水混合着汆熟的米粉,骨子里带有一股酸味,不仔细尝完全吃不出来。发酵也让它内部肌理拥有丰富的孔洞,失去了熟悉的韧性与光滑。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可这样的肌理,恰好使它更容易吸收灵魂的赤红油辣子,在舌尖轻轻碾过时,脑中就仿佛有一道电流歘地穿过,整个人都苏醒了。

原创图片

再搭配上大头菜、花生、炸黄豆等基础佐料拌匀,好吃到 3 分钟就能解决战斗。

如果感觉太素,那就加一份脆哨,这种调味后炸到酥脆的五花肉丁,就像一颗颗“肉香小炸弹”,在嘴里嘎吱嘎嚓地爆发出肉的荤香。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原产地·贵阳》

对了,你知道老干妈吧?它其实就是做素粉起家的。可以说,没有素粉,就没有老干妈

没有虾的虾子羊肉粉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这碗身负“中华名小吃”、“西南最佳美食”羊肉粉,是遵义人的骄傲。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贵州的矮脚山羊在山羊族中,那可是王者级别的

据说这种羊常年在山上嚼着百草进补滋养,再加上多年的跑酷练的紧实肉质,比南方地区的其它同胞们更显 Q 弹,还自带浓浓的青草香。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几乎透明的薄片带皮羊肉,肥瘦相间,搭配上清而不浊、香而不膻,被辣椒油从素颜变成红妆的羊汤,再放入雪白爽滑的米粉,一般人的嘴巴都舍不得放下这碗粉。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要是再加入店家秘制的油辣椒、糊辣椒面和爽口小菜,满嘴除了略带嚼劲、口口带汁外,羊肉香、蒜香、油辣椒的香气毫无防备的给胃温柔一击,冬天出门不再瑟瑟发抖。

嗦不尽的酸爽——酸汤粉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贵州人嗜酸的饮食风格人尽皆知,这碗凯里的酸汤粉,就是他们扛鼎之作之一。

酸汤粉,顾名思义在一个「酸」字上,但它可不是醋的酸。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而是本地番茄,在大缸里待上一年,经过微生物分解代谢,慢慢发酵而成的味道浓郁的番茄酱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一勺红酸汤倒入砂锅中,依次加入猪肝、莲花白、肉丸、香菇、鹌鹑蛋还有米粉,大火熬煮,待白嫩嫩的米粉喝的脸颊泛红,肌肤饱满,这碗地道的酸汤粉便成功了一半。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至于另一半,便是红绿辣椒的经典配色,混合上鱼腥味满满的折耳根,滴上几滴木姜子油,浇上几勺酸汤蘸水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将滑溜溜的米粉一根根钳进小碟的蘸水中,细细品味酸辣的混搭的奥秘风味,米粉的软糯酸甜,清新酸香,再挑的食客也甘愿献出自己的胃。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原产地·贵阳》

花溪牛肉粉、酸豇豆肉末粉、福泉毛肚粉、惠水马肉粉、关岭炒卷粉、羊瘪粉……一碗碗米粉,在贵州群山滋养出的地道风物中,撩拨着每一个吃货躁动的心。


赣粉江湖——江西

“赣”饭人,“赣”饭魂,江西老表在吃粉上这件事情上不靠宣发,偷偷发光。

图片来自网络

著名学者钱钟书在其作《管锥编》中曾写到“今之所谓'米线',南宋时江西土产最著。”可见江西自古就是米粉重镇,这里的十一个县市区各自都有特色的米粉。

国外超市里的江西米粉 | 图片来自网络

而且你如果在国外的亚洲超市想买米粉,江西米粉是唯一的选择。在众多吃粉大省里,江西米粉凭借「糊汤率」这一重要指标,以韧度最高成为中国出口量最大的米粉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你去江西玩一趟,会发现这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出米粉店和进米粉店。

悄悄出名的南昌拌粉

图片来自网络

恰粉恰汤撑起了南昌人的每一个清晨。一碗配料丰富的拌粉,加上一份清淡滋润的瓦罐汤,是许多南昌人回家第一顿早餐的黄金标配。

图片来自网络

站在粉店门口点一碗南昌米粉,话音刚落,就见老板手脚麻利的开始烫粉。

采用晚米精制而成的小圆粉,烫至硬芯刚好消失,过凉水洗去表面米浆,依次加入香油、酱醋、五香粉、葱、蒜、新鲜辣椒、花生米等五花八门的配料,筷子挑上挑下的拌均匀,看着就开始流口水。

如图片来自网络

再接过一碗肉饼鸡蛋、猪腰子、老鸭炖山茶菇等其貌不扬的瓦罐汤。

吸溜一口因嘴唇微微用力而扯断拌粉,喝一口泛着油花星子的热汤,两颊肌肉不停的凹陷、鼓起,吃的整个人眼神都涣散了。

青花瓷里的冷粉

图片来自网络

景德镇瓷器有名,米粉也厉害着呢!这里的每家馆子都少不了一碗「冷粉」。

这碗冷粉的米粉和贵阳的素粉很像,粉也是由大米经发酵后制作而成,略带一丝丝游离的酸。但它比素粉要粗,像一根筷子,吃起来有点接近乌冬面

图片来自网络

配料也南昌米粉更加丰富,有牛肉碎、萝卜干、酸豆角、小米辣等,最特别是腌橘子皮,它的出现也让每碗冷粉多三分灵气,吃起来除了辣味的刺激感,还有淡淡的橘香小清新。

图片来自网络

再配上一碗服帖的 niù(肉)饼汤,瓷都的风味在口中跳舞,吃得人也心神荡漾。

拌粉、炒粉、烫粉、粗的、细的……围湖嗦粉的江西,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嗦粉信仰,大巧不工的它,凭着一碗碗复合味的高音三重奏,靠着陶罐里滚烫的热情,留住每一位食客的心。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一碗完美的米粉离不开粉、汤、浇头、调料四个要素,但又绝非是大米与水相加这么简单。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不同元素的排列组合,让每一碗粉都弥漫着本土的江湖市井气息,很难客观说谁家的更好吃,毕竟高手之间过招,招招都精妙异彩。

图片来自纪录片《我粉你》

英文有一句话叫做“You are hat you eat”。其实在南方米粉比拼的江湖里,最终获胜的叫「楼下那碗」。

你心目中最好吃的米粉是哪一碗?

#冬日生活打卡季# #头条创作挑战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