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括被白起围攻 赵国为何没有人出手救

世界之最 2025-05-20 07:44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今日,风趣网的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深度剖析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于这个国家,后人评价道:“不作就不会死”。赵国在赵灵王的改革下曾一度实力大增,足以与任何国家分庭抗礼。可惜的是,到了战国后期,赵王老眼昏花,受人蒙蔽,致使一个具有与秦国抗衡实力的国家逐渐衰败。

谈及赵国的灭亡,长平之战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役。起初,这场战争是势均力敌的较量,然而秦国略施小计,通过赵王的一个昏庸决策,彻底占据优势。赵国原本的主将是才德兼备的将领,然而赵王一意孤行,让替代了廉颇,结果导致自己的军队被围困。

在这场长平之战中,白起包围赵军长达两个月。期间,赵军并非无所作为,他们的多次突围给秦国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动摇了秦国的国基。在攻打完赵国之后,秦国不得不休养生息。

那么,为何赵括被围困时,赵国的廉颇等人没有伸出援手呢?

实际上,长平之战是赵国的生死存亡之战。为了赢得这场战争,赵国几乎动员了全国所有的兵力。尽管秦国的实力强大,但赵国倾全国之力出战的部队,就算无法战胜也不至于惨败。秦国攻打赵国是远征,兵力不敢全部出动,同时还需要关注粮草问题。秦国攻打赵国所面临的压力其实更大。

秦国毕竟有其过人之处。他们敢于攻打赵国自然有其万全之策。面对全国上下人心惶惶的局面,赵王未能派兵相救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已经无兵可用。全国上下四十万大军基本被赵括带走,赵王即便想派廉颇和李牧救援也无人可用。

秦国的反间计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秦国深知赵国的廉颇和李牧是将才,为了打破被动局面,他们使用了离间计。秦国的目标就是廉颇,通过散布谣言让赵国误以为赵括是敌人所害怕的将领。昏庸的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再加上赵括的父亲曾打败过秦军,因此赵王对赵括寄予厚望。

年轻的赵括终究不是老谋深算的白起的对手。在被围困的两个月里,尽管赵军不断尝试突围,但因为各种谣言和赵王的不信任导致救援行动迟迟未能展开。直到四十万大军被坑杀后,赵王才悔之莫及。

秦军设立了严密的防线。赵括所带领的四十万大军是赵国的全部家底,而秦国则派人拦截援兵。赵国虽然也曾派兵救援赵括,但兵力薄弱无法突破秦军的防线。而其他国家的援军虽然兵力雄厚但也无法突破秦军的。直到赵军士兵被全部坑杀后,各国才真正意识到与秦国抗衡的机会已经失去。

深入了解长平之战后不难发现,赵国的失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同时也不难看出秦国在战略和实力上的空前强大。长平之战可以说是秦国横扫六国的重要一战也是奠定其霸主地位的一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