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汉代的大臣那么多 刘备称帝后他们为何不去

世界之最 2025-05-20 00:10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我是风趣网的小编。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称帝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不要错过哦。

公元220年10月,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来临,汉献帝宣布退位,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曹丕的亲信华欣,带领文武官员用联名信的方式,成功说服汉献帝退位。曹丕则在谦让之后登上了王位,建立了魏国。这一事件无疑对忠诚的力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此之后,我们不再看到曹魏内部有以前汉室大臣跳槽的记录。那么,问题来了,曹丕篡夺汉朝后,那些忠于汉代的人才为何不去投靠刘备呢?

早在曹操挟持皇帝的时候,曹魏阵营中就有忠于东汉的势力存在。毕竟,汉朝数百年的实力残余仍然存在,这些势力的存在推动了汉代的实力并未被低估。在曹操迎奉汉帝刘协之后,这些汉室势力曾多次与曹操展开竞争。例如,建安五年(200年),刘协害怕曹操架空自己,暗中下旨让自己的岳父带领精兵试图杀掉曹操。这一行动失败,刘协的岳父和其他人被杀。

在曹丕篡夺汉朝之后,这些支持汉朝和东汉的人几乎没有去投靠汉室。这一切都与刘备杀害的一个人——雍茂有着直接的关系。雍茂是刘备的主要军师,据史书记载,曹丕篡夺汉权后,刘备也有了称帝的念头。当雍茂表示反对时,被刘备杀害。这一事件使得原本想去蜀汉的文人志士选择留在曹丕身边。

刘备错误地杀害了雍茂,使得天下的英雄对其心生冷漠。因为君主不能听取反对意见并杀掉忠诚的官员,谁愿意加入这样的君主呢?这一举动可能也为汉朝晚期人才短缺问题奠定了基础。在我看来,忠于汉代的人才没有去蜀汉,也可能是因为蜀汉实力不强,缺乏复汉的可能性。当时的历史记载显示,曹丕在公元220年篡夺了汉朝。那时,荆州已被东吴占领,失去了这一要塞及重要将军的蜀汉成为三国中最弱的一个。

尽管刘备高举兴复汉室的旗帜,但由于自身实力已不强,那些忠于汉代的人才并没有挺身而出,从曹魏那里投靠刘备。曹丕称帝后不久,刘备也在彰武元年(221年)成为皇帝,成立蜀汉。此后,刘备以关羽复仇的旗号攻打东吴,却在战争中遭遇失败。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战役中被东吴鲁苏击败,蜀汉精英权力遭受重大损失。

战后,蜀汉失去了荆州和夷陵,甚至面临濒临灭绝的危险。对于那些想要投靠刘备的人来说,这一失败可能进一步消除了他们投靠的意愿。毕竟在汉末和三国时期并非每个人都像某些人那样坚定地认为汉室一定能够复兴。事实上当时和诸葛亮要好的四人中就有大部分选择了到曹魏效力。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刘备错杀了一员大将就认为那些想要复兴的人不敢来到他手下。更多的是当时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像刘备预想的方向发展他的地位已经不复从前所以没有人来帮助他吧。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