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核酸检测不应恫吓与惩戒

世界之最 2025-05-19 17:23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5月31日,吉林四平发布通告,计划在6月2日对城区居民开展核酸检测。该通告中的一项内容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对于两次以上未参加核酸检测的人,将依法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500元,同时纳入失信人员名单。这一消息迅速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并登上了当天的热搜榜。面对舆情,当晚四平市迅速反应,删除了原有的通告,并发布了新的通告,修改并删除了其中引发的争议的“行政拘留”和“罚款”等表述。

四月的春风还未吹过,吉林四平却经历了一场疫情的考验。今年三月以来,新冠疫情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出现,但好消息是,阳性患者均已出院或解除隔离,且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出现本土新增病例。尽管防疫形势逐渐明朗,但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人员的流动无疑给疫情带来了不确定性。开展一次全民性的预防性检测显得尤为重要。这场检测的背后,应该是服务的温暖体现。

组织居民开展核酸检测,实质上展现了地方的服务职能和服务能力。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增设采样服务点、结合大数据服务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下沉工作等方式,确保“应检尽检”。那份原先的通告却透露出一种戾气,使得原本温馨的服务变了味道。那份通告中的语气冰冷,让人感到在与公众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更何况,其中的拘留与罚款处罚并没有法律依据,无法从《传染病防治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找到相应的条款支撑。

虽然今年新冠疫情的反弹让各地在疫情防控上都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防疫这项提供的公共服务可以远离温情关怀、简单粗暴,甚至脱离法制化轨道。公众对于此类缺乏法律依据的通告表示质疑,这不仅影响了公民的权利,也透支了地方的公信力。民众对于文件合法合规性的质疑,反映出公民对文件的监督需求与现实的矛盾。

在此背景下,不得不让人思考:在民生关联度高的公共服务领域,的服务能力与态度、方法都至关重要。一个得体形象的塑造,不仅有助于增进公信力和公众认同感,降低行政成本,还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反之,不当的决策和行为可能会引发舆情危机,产生诸多不良社会后果。不是公众不够理解和包容,而是个别在服务与管理之间有时容易角色错位。比如今年春节前,河南郸城县针对春节返乡人员的“恶意返乡”、“先隔离后拘留”等言论引发的舆情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即使管理初衷是好的,也不能忽视服务对象的感受,更不能随意以“莫须有”的罪名治罪。

公共服务需要温情与法治并存。希望各地在提供公共服务时,能够更加注重方式方法,遵循法律法规,让服务更加贴心、温暖。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