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陆游爱办派对吃粽子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与节日更是息息相关。在72卷的《全宋诗》中,单单诗题含有“端午”两字的就有218首,还不包括诗句中描绘端午情景和习俗的。同样,《全唐诗》中也不乏直接描绘端午的诗篇。
翻阅这些典籍,仿佛能够看见古人的生活场景,他们的生活既缓慢又精致。以一个小小的粽子为例,就能看出其中的文化韵味。每一个粽子,都似乎承载着百转千回的诗意,每一口都让人忍不住作诗。
在端午节,诗人与吃货并不矛盾。像元稹这样的诗人,他的诗风婉约,喜欢的粽子也精致小巧,有诗云:“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可见他对那种小如初生绿菱的“迷你卖萌”粽子情有独钟。而苏东坡则对以蜜饯为馅的粽子赞不绝口。清代林苏门则对火腿粽子心心念念。
除了品味美食,不少诗人也喜欢在端午节约好友一起分享美味。宋代陆游就是一个派对达人,他曾写下“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的诗句。节日的欢乐背后总是伴随着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像朱松在他的《重五》一诗中写道:“异乡逢午节,卧病此衰翁”,寄托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在皇家,端午节也有其特殊的规矩。皇上会向朝中的臣子赐予夏衣,这件衣服用轻薄的细葛制成,还会根据臣子的身材来缝制。杜甫在《端午日赐衣》一诗中描述了这种恩赐的夏衣的轻软高级以及穿着的惬意。除此之外,地方官吏也会向皇上敬献夏衣,这在杜甫的诗中也有记载。
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手腕上挂长命丝绳。除了互赠夏衣之外,因为五月被视为恶月,五月五日更是被看作恶月中的恶日。传说宋朝的徽宗皇帝和童贯就是五月五日出生,因心里郁闷改为十月十日生日。这些流传下来的小故事更为端午节增添了趣味和文化内涵。
中国的端午节充满了诗意和文化气息。从诗人们留下的诗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这个节日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无论是品味美食、约好友共庆、还是皇家赐衣、挂长命丝绳的习俗,都体现了中国人对端午节的重视和传承。
吉尼斯世界纪录
- 雍正帝的治国用人之术是什么样的?粘杆处又是
- 鸡蛋浮起来的实验(鸡蛋浮起来的实验怎么做视频
- 男生和女生 男生和女生在一起拆拆拆轮滑鞋很痛
- 轩辕剑收视率 轩辕剑收视率排行
- 女明星都抽脂么(杨幂公园里春游,躺草坪上自
- 澳大利亚足球 澳大利亚足球球星
- 我是唱作人2刘思鉴三度挑战失败 被质疑更被肯
- 青岛理工大学费县 青岛理工大学费县校区有什么
- 为什么说董鄂妃的葬礼是绝无仅有的国葬
- 韩国文艺片_韩国文艺片燃烧
- 深圳 港澳通行证 深圳港澳通行证自助办理点
- 澳门成人展_澳门成人展2024年
- 英国大选时间 英国大选时间敲定
- 周建龙鬼吹灯全集在线收听(周建龙都播讲过哪
- 海贼王通缉令_海贼王通缉令模板
- 最准批八字测算姻缘的知识是如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