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最电影(背景音乐,在电影里有何作用?是
文丨聆听史纪
编辑丨聆听史纪
前言
20世纪的电影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音乐成为了电影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早期的默片时代,到后来的有声电影时代,再到今天的数字化时代,音乐在电影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20世纪初期,随着默片时代的结束,有声片开始登上银幕。随后又出现了默片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些“无声”电影,其中以《火车进站》《公民凯恩》等为代表。
而此时音乐在电影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了配乐上。早期有声电影时期,由于技术限制,影片中配乐主要是为了烘托气氛。
例如在影片《火车进站》中,男主角用小提琴演奏出火车进站时轰隆隆的声音,以此来烘托出当时火车进站时那种紧张的气氛;而在影片《公民凯恩》中,女主角凯蒂·霍尔姆斯则在影片结尾处演奏了一首悠扬、伤感的乐曲。
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影配乐逐渐向多元化发展。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了有声电影时期与无声电影时期相互交替、相互影响的现象。而此时音乐也随着电影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有声电影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代表作品当属有声片《虎口脱险》(1931年)、《大地之歌》(1935年)、《野玫瑰》(1940年)、《海葬》(1941年)等。在这些影片中,音乐和声音成为了电影叙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有声片时期,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录音技术的发展,影片中配乐也越来越丰富。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了带有音乐性特点的影片《野战排》(1941年)、《野战排之歌》(1942年)等。
在无声片时期,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影片中配乐主要以简单的“伴唱”为主,例如在《大独裁者》中出现了一段长达10分钟左右的配乐“圆舞曲”。
而在当时其他影片中出现这样的配乐也是十分普遍。这一时期,影片中配乐主要以简单、重复为主,音乐主要以单一旋律、单一节奏为特点。
而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及电影特效技术迅速发展及成熟,也开始出现了具有电脑合成功能以及虚拟现实功能的影像与声音相结合而成的数字音乐。
如《大独裁者》中出现了一段由电脑合成出的“钢琴独奏”;《大独裁者》中还出现了由电脑合成出、带有现代电子音乐节奏与旋律特点的“电音”;而在《野战排》中则出现了由电脑合成出、带有虚拟现实功能与电子音乐节奏特点的“游戏”等等。
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影艺术理论在我国国内不断地深入发展并得到普及应用,使得音乐也逐渐与电影艺术相结合。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红高粱》时所使用到的配乐——《红高梁》。
在《红高梁》中,张艺谋以高梁成熟、粗犷而又浑厚有力、粗犷豪放而又铿锵有力、浑厚豪放而又悠扬婉转而又富有现代电子音乐节奏特点的音乐为影片营造出了一种浓郁、悲壮、沉郁而又激烈、悲壮而又昂扬向上之感。
营造画面空间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主要在于为电影画面营造空间,并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来为观众提供不同的视觉空间。
例如,在《泰坦尼克号》中,为了营造出一个爱情故事的空间,片中不断出现了大量的管弦乐作为背景音乐。
《泰坦尼克号》由美国作曲家理查德·朱斯曼作曲、指挥并担任作曲。该影片由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并且由“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
影片中的背景音乐主要包括这些音乐都与故事情节相结合,通过对电影中特定场景的描绘,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感空间。
《泰坦尼克号》在第一幕中就有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泰坦尼克号行驶在大海上,海风吹着甲板上的积雪,伴随着背景音乐的响起,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唯美而凄凉的氛围。
第二个场景是露丝与杰克在甲板上享受着烛光晚餐。此时背景音乐响起,使整个画面中充满了温馨与浪漫。
第三个场景是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之时,杰克、露丝和船上其他人在甲板上看着海水缓缓流入泰坦尼克号。此时背景音乐响起,伴随着海浪声与风声,气氛更加紧张。
此时的音乐元素不再是为了营造浪漫氛围而存在,而是直接影响着观众的情绪,让观众能够在情感上更加接近故事情节。
从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可以看出在电影开始之初,音乐能够使观众迅速进入影片中设定的场景之中,并充分调动观众的情感。
例如,《泰坦尼克号》开头部分出现了一段爵士乐背景音乐。这种背景音乐通常伴随着影片开头情节出现,例如《泰坦尼克号》开头部分的爵士乐背景音乐就是杰克和露丝在甲板上跳舞;再如《阿甘正传》开头部分出现的爵士乐背景音乐是阿甘和珍妮在海边漫步。
当影片发展到故事高潮部分时,背景音乐出现了一段爵士乐背景音乐。除此之外,在电影故事中还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音乐来营造不同的氛围。
例如在《阿凡达》中,开场部分是一段管弦乐乐演奏乐曲《Viva la Vida》;中间部分是阿凡达人在海底行走时伴随着管弦乐演奏乐曲《the radio music》;部分是阿凡达人在太空站中太空行走时伴随着管弦乐演奏乐曲《the creator music》。
不同类型的音乐都能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这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与故事情节相结合所产生的不同氛围与情绪体验正是电影中不同情感空间所需要的。
例如,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讲述杰克与露丝相恋相爱并结婚,但最终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他们不得不分手。
这时影片采用了管弦乐演奏乐曲《the radio music》作为背景音乐;随后杰克与露丝分手后又与另一位女子相恋,但最终也不能走到一起。
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音乐叙事作为电影叙事的一种形式,其不仅能够为电影增添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还可以在叙事的过程中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
在《007》系列电影中,音乐叙事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其不仅可以配合影片中不同的镜头语言、叙事节奏等,还可以在烘托环境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等方面发挥作用。
音乐叙事在《007》系列电影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音乐叙事为影片增添了一种特殊的氛围。
在《007》系列电影中,音乐是影片重要的艺术元素之一,其能够使观众置身于影片所营造出来的特定环境之中,使观众通过音乐对影片的氛围有一个直接体验和感受。《007》系列电影中,音乐被广泛地运用于叙事之中,其通过与镜头、画面等相结合来为观众营造出一种特定氛围。
例如在《007》系列电影中,影片主要是以主人公邦德为中心展开的一系列故事情节。邦德在与敌人作战时,其身上总是会有音乐出现,当其与敌人面对面作战时,其身上也总是会有音乐出现.
《007》系列电影中还有很多类似于这种情况的例子当邦德被敌人追赶时,其身后总会响起一段音乐;当邦德与敌人进行肉搏战时,其身旁总会响起一段音乐。
电影中通过运用音乐来对故事情节进行叙事、推进时,往往会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音乐作为一种重要元素被运用到叙事之中。
在影片中,当杰克和露丝进行生离别时,其身边总会响起一段音乐。当杰克与露丝即将登上救生船时,船上响起了一段由钢琴家演奏出的舒缓优美的音乐。
这种音乐能够使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当两人在船舱之中分别之时,其身边也总会响起这段旋律。这种音乐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杰克和露丝之间浓浓的爱意。
电影中运用音乐来对故事情节进行叙事、推进时,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将电影中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生动、立体。
例如在《肖申克的救赎》中,电影主人公安迪就是通过一首由爵士乐所创造出的优美旋律来刻画其人物形象的。
安迪在监狱中被关了20年之久后终于获得假释出狱。在影片中安迪来到监狱时,监狱里放着优美动听的爵士乐。
随着画面和旋律的转换,安迪也逐渐地融入到了电影所营造出的故事情境之中。而这种音乐与电影画面、镜头结合在一起所构成出来的音乐叙事也使得观众感受到了安迪身上所具有的一种魅力和气质。
笔者观点
音乐叙事在电影中的发展,其实是一个从单一到丰富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对音乐的使用进行重复,而是在使用中不断的完善。
从影片开始之前就以配乐的形式出现,这一点在早期电影中较为常见,比如《公民凯恩》《乱世佳人》《猫》等电影。
这些影片中都有大量的配乐,比如《公民凯恩》中有大量的爵士乐配乐、《乱世佳人》中有大量的民歌、《猫》中有大量的音乐等等,这些配乐都可以让影片更好地表达情感。
到了影片中期,音乐叙事开始运用在影片中,但只是作为背景出现,比如《泰坦尼克号》《当幸福来敲门》等。
而到了后期,音乐叙事也开始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一是音乐叙事在电影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作为背景出现在影片中,而是可以直接作用于故事情节发展。
二是音乐叙事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了起来,有很多优秀的影片都出现了音乐叙事元素。三是音乐叙事也可以起到升华主题、深化情感的作用,比如在《闻香识女人》中出现了大量的爵士乐配乐。
参考文献
顾铮《音乐叙事——电影中的音乐》,《中国电影艺术》2006年第1期。
陈明青《音乐叙事的多维解读》,《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
雷振剑《音乐与电影的关系探析》,《中国广影视学刊》2011年第1期。
李星文《<功夫熊猫>中的音乐叙事——以<功夫熊猫>为例》,《电影评介》2011年第6期。
热点新闻
- 黄宗泽导演游客团游纪实才艺熠熠,贡嘎之旅启
- 哈利波特7死亡圣器
- 外地人可以在当地办旅游签证吗(外地人可以在外
- 退选亚姐孙亚莉因欠债自杀 香港艳星生存状况堪
- 梦中所遇逃亡经历探寻背后的深层含义
- 世界上真的有僵尸吗 科学家终于找到答案了
- 侯佩岑婚前自备贞操带 后悔踢炎亚纶下床欲加戏
- 飞甩鸡毛是什么牌子
- 美孚速霸1000机油性能如何 用户体验如何
- 人工智能百度影音如何改善观影体验
- 徐小凤个唱金光灿烂沪上 大方倾诉事业成功感情
- 如何轻松找到大众喜爱的美文
- 银川滨河新区旅游攻略(银川滨河新区公园在哪里
- 步步惊心宫:如何解锁宫廷情感之谜
- 如何用英语表达曲奇 曲奇英文单词是什么
- 公子小丑:如何理解他的角色魅力与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