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明朝开了中国花钱上大学风气之先

恐怖故事 2025-05-01 17:57www.nygn.cn恐怖视频

古代的大学体制

很多人误以为大学体制是西方独有的产物,实则不然。回溯历史,中国古代亦有高等学府,只是名称与办学模式有别于西方。古代的大学并非称作“大学”,而是有诸如“太学”、“国学”、“国子学”等称谓。直到1898年,中国才诞生了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也就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

古代上大学并非易事,成绩是硬道理。但在这个硬道理之外,还有一些不那么明面的规则。比如,如果你有一个显赫的家庭背景,或是拥有的身份,那么即便成绩不那么出色,也有机会获得特招的机会。这就是古今相通的道理。

对于那些没有这些条件的人来说,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上大学了呢?答案也并非绝对。只要有钱,就能买个入学名额。这个入学名额在古代被称为“员”或“生员”,类似于今天的“招生指标”。

随着国力的下降和财政的紧张,朝廷开始急需资金。这时,他们开始利用教育进行敛财。不论成绩好坏,不问家庭背景,只要愿意出“赞助费”,哪怕是“军民子弟”,都可以拿到“录取通知书”。这种教育乱象在古代中国屡见不鲜。

特别有意思的是,当时收取的赞助费并不是现金,而是当时紧缺的粮食或马匹等实物。在古代中国,“官倒”的现象屡见不鲜,但像明朝这样“官倒”招生指标的,实在是少见。这无疑开创了中国花钱上大学的先河。

这一时期的大学教育虽然充满了金钱与权力的交易,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仍然为那些渴望知识的人们提供了一线希望。古代的大学,尽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依然是中国教育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人们对知识的追求与渴望。

上一篇:朴灿烈roommate 下一篇:mx250显卡能吃鸡吗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