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纪录片动物为何喜欢群居
最近,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了一部名为《生物群》的新纪录片,该片深入探索了生物群体的智慧。制片人约翰·唐纳表示,自然通过两种主要方式创造智慧行为:一种是发展出大型复杂的大脑,如人类;另一种则是通过数百万具有简单头脑的生物构建群体智慧。这些生物通过相互交流形成巨大的生物体,展现出惊人的协同能力。
蝗虫群是生物群中的明星群体之一。它们以理想的编队飞行,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碰撞,对障碍物反应速度惊人。它们也是破坏性的生物群体之一,大规模蝗灾可以影响大半个大陆。尽管它们带来了灾难,但人类也有应对之法。在非洲,雨季导致飞虫滋生,当地人利用这些飞虫制作高蛋白飞虫馅饼,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并非所有生物群体的行为都是对人类有益的。都市化干扰了一些生物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美国的飞蝼蛄和周期蝉。飞蝼蛄在特定时间孵化出来,本能地朝着月亮飞去交配,但路灯混淆了它们的方向,导致大量尸体堆积在城市路面。周期蝉在地下潜伏多年才破土而出交配产卵,它们的巨大数量对城市环境造成困扰。这些场景与恐怖电影无异,城市需要大规模清扫才能应对这些生物群体的活动。
另一方面,罗马的椋鸟奇观是另一项城市清理的挑战。数千万只椋鸟聚集在罗马上空形成壮观的空中阵列,但同时也在市中心留下了大量鸟粪。这些椋鸟通过观察和模仿其他个体的行为来维持完美的编队飞行,它们的反应速度远超人类。尽管它们带来了视觉盛宴和清理挑战,但它们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位全球顶尖的蜜蜂研究专家,已经研发出一种独一无二的蜂王信息素。这种神奇的化学物质,不仅能引导和控制由数十万只蜜蜂组成的蜂群,甚至能让整个蜂群紧密围绕在他的身体上,而不引发蜇伤。在蜜蜂的眼中,加里就如同它们的蜂王,因此它们出于保护他的目的,将他团团包围。
即使是加里这样的蜜蜂大师,也难以应对蜂的挑战。这种由攻击性强的非洲蜜蜂与巴西蜜蜂在1957年杂交产生的蜂,最早出现在巴西,后来逐渐向北部和美国南部各州扩散。与普通的蜜蜂蜇伤相比,被蜂蜇伤并不显得特别可怕,但是蜂的联合作战方式让它们变得异常危险。它们会集结数百只个体同时攻击一个目标,曾经有一次,蜂暂停在一个国际足球场上,导致球员被蜇伤倒地,观众则吓得惊慌失措。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关注的蚂蚁,却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集体智慧。随着英国即将遭遇来自欧洲东南部的黑色外来蚂蚁的入侵,我们可能会发现周围的蚂蚁数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这些蚂蚁正在我们的后花园里“培养”蚜虫,企图取代英国本土黑蚂蚁的地位。
约翰·唐纳表示:“蚂蚁是‘群体智能’的完美例证,它们的行为就像被一个单一大脑控制的巨大生物体。每只蚂蚁都运用自己的感官,以独特的方式对外物作出反应。有胆小的,也有勇敢的;有勤劳的,也有懒惰的。它们通过释放信息素,分享各自获取的信息。每只蚂蚁都能察觉到其他蚂蚁的信息素,因此整个蚁群能迅速明确方向。单一蚂蚁的反应方式,与大脑中神经元的反应方式相似,当它们将集体意识结合时,整个蚁群的行动看起来就好像是由一个巨大的大脑在掌控。”《星际迷航》的制片人们正是从这些微小而神奇的生命中汲取了博格人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