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汗国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 竟然能让雍正损
在紫禁城的深宫之内,雍正皇帝召集重臣,对准噶尔汗国酝酿一场重大的军事决策。这是一项悄然进行的五年计划,对准噶尔汗国的军事行动进行了周密的商讨。早在九年前,十四皇子允题曾率军出征准噶尔汗国,取得辉煌的胜利。雍正皇帝却有意完成康熙朝未能实现的目标——彻底平定准噶尔汗国。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准噶尔汗国正处于新老大汗交替的敏感时期,认为这是下手平定乱局的最佳时机。新旧权力的交替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这让雍正皇帝在推行决策时面临挑战。与康熙不同,雍正需要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选拔优秀的统帅来领兵。尽管胤禵曾遭囚禁,但朝廷中仍有异议声音,其中达福的反对最为激烈。
达福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他认为准噶尔汗国的新大汗虽然刚刚继位,但用人得当,朝中老臣仍在效忠。这些老臣感念旧恩,愿意为新大汗拼死效力。事实上,噶尔丹策零是个颇有雄略的大汗,不仅善于拉拢老臣,还能提拔外籍人士担任要职。他的统治下,准噶尔汗国成为中亚的强国。
显然,雍正皇帝低估了对手的实力。在当时的亚洲大陆中,准噶尔汗国的实力不容小觑。他们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战斗力上,更体现在整个社会形态上。准噶尔汗国从游牧起家,因部分物资匮乏和手工艺落后而重视贸易。在贸易过程中,他们不断学习进步。特别是在与沙俄的贸易中,他们学会了饲养良种家畜、提高了手工艺和武器制造水平。甚至国内建筑工匠也有所增加。这些技术都为准噶尔汗国的强盛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为了提高武器水平,准噶尔牧民从俄罗斯殖民城镇中引进了铠甲、枪炮和,甚至聘请了武器制造工匠。建筑工匠的加入对准噶尔汗国具有更大的意义。这个原本是游牧民族的国家,为了修建寺庙开始建造房屋,逐渐围绕寺庙形成了城市,聚集了更多的人口。整个准噶尔汗国的文明程度有了显著提高,社会体制也不再是原始的游牧民族形态。在噶尔丹策零的统治时期,准噶尔汗国甚至拥有专门的兵和炮兵,装备之精良堪称一流。
雍正皇帝决心出兵,张廷玉极力支持,并推荐了傅尔丹担任统帅。傅尔丹是清朝开国功臣费英东的后代,拥有名将风范。达福仍然坚持反对,提出了行军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如千里运送物资的不易以及天气的酷暑等。张廷玉以《小雅》中的记载反驳了达福的疑虑,雍正皇帝也采取了一定的策略来安抚达福。最终,达福无力劝阻,只能一同出征。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雍正皇帝还让川陕总督岳钟琪屯兵巴里坤,与傅尔丹分兵两路共同进攻准噶尔汗国。噶尔丹策零并没有急于与清军交战,而是迅速派遣使臣表示希望和解并请求缓兵一年。雍正皇帝居然同意了这一请求。显然,噶尔丹策零希望能够获得一段时间的缓冲期。他与清朝的关系已经难以缓和,但他的一次突然袭击明显打破了清朝的部署。噶尔丹策零不仅实力强大而且狡猾危险多次成功骗过清军。在雍正九年的战斗中他派人诈降成功一举歼灭清军数万精锐清朝副都统以上级别的将领损失惨重达福也在乱战中英勇牺牲士兵只剩下两千人左右成为清朝统一全国后遭遇的最惨烈的败绩之一直到后来清朝取得一场胜利双方才勉强讲和这次惨败甚至影响了皇帝后来对准噶尔汗国的用兵决策朝中大臣纷纷以此次败绩为由极力劝阻乾隆皇帝出兵攻打准噶尔汗国可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