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宋朝经济最重要来源的海运,为什么一直掌
作为历史上首个倚重海洋贸易的王朝,宋朝在东南沿海的开发上无疑走在了历代的前列。直至宋朝末年,海上贸易的关键部分似乎仍掌握在阿拉伯人手中。这样的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合理性?又是由何原因造成的呢?
回溯历史,早在中世纪欧洲的手抄本上,福州的名字已与中国海洋贸易紧密相连。从唐朝中后期开始,阿拉伯人或其他后裔在中国沿海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态势一直持续到宋朝。
东亚的沿海地区,自古以来便是西方船舶的天下。从古代的印度人到波斯人,再到后来的阿拉伯人,他们纷纷通过水路抵达天朝。特别是在唐朝末年到明朝初期,福建的泉州因其良好的港口条件以及靠近富饶江南的地理位置,逐步成为了一个阿拉伯、印度以及南洋商人的聚居地。
由于古代东亚的重心长期在北方,即便南方经济逐渐崛起,其重心也大多集中在长江流域。岭南等地仍然相对被忽视。广州等具有贸易传统的城市自然成为了海上来华商贩的集中地。从公元前后出现的印度人,到中世纪开始的波斯人,再到后来的阿拉伯人,他们在广州的早期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包括唐朝在内的多个朝廷,对汉人经商存在一定的限制,这使得海上来华的外族人士成为主导贸易的力量。阿拉伯人通过对印度的贸易和对波斯的征服,迅速扩展至东南亚各地。许多部落和家族在短短几代人时间内,在亚洲定居,并以此作为基地抵达中国沿海。
广州在唐朝时期已非常有名,但在唐末的动乱中,这座城市几乎被摧毁。受此影响,许多人开始向北迁移至福建泉州,并以重视贸易的闽国为新的根据地。尽管后来泉州被吴越国控制,但地方上的节度使依然保持独立。当北宋占领福建时,仍然依赖阿拉伯人的帮助进行海运。
阿拉伯人带来的著名阿拉伯式帆船,对中国原本不发达的造船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宋朝时期,受阿拉伯人的影响,中国开始采用更为先进的龙骨结构。尽管阿拉伯商人数量有限,未能将所有技术都带入中国,但这已经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宋朝对阿拉伯商人给予了极其优厚的待遇,包括允许他们建立自己的独立社区并自行管理内部事务。一些商人领袖还被宋朝委派负责海外招商引资。于是,以广州和泉州为中心的阿拉伯社区逐渐建立起来。其中,泉州的阿拉伯社区更为繁盛,甚至在蒙古人南下的时期几乎成为了一个独立实体。
至于元朝时期,本土的阿拉伯人依靠自身的商业和航海才能,进一步发展海洋经济。尽管元朝朝廷有时会实行海禁,并在末期对泉州的反叛进行残酷镇压,但这些阿拉伯人依然顽强地生活下来,一直延续到明朝。在明朝时期,他们中的一批人为郑和的航海提供了完整的贸易路线图和沿途的风貌情报,为中国的海洋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