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在真的是个儒雅的才子吗?为何有这
在蜀汉时期,张飞与关羽、刘备结义,被誉为“万人敌”。接下来,让我为您深入解读这位传奇人物。
俗话说得好:“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不仅描绘了三位历史人物的京剧脸谱色彩,也反映了人们对他们的普遍印象。人们普遍认为,典韦勇猛无比,脸谱呈黄色;曹操狡诈狠毒,脸谱呈白色;张飞则豪迈豪放,虽粗犷却英勇,因此脸谱呈黑色。
在历史的长河中,张飞给我们的印象始终是一个身强体壮、威武有力的武将形象。甚至有人根据流传的只言片语,认为张飞是一个英俊儒雅的才子。那么,真正的张飞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从史书中寻找答案。
作为正史的《三国志》,对于张飞的相貌和体型并没有太多记载,只描述他“雄壮威猛”。通过一些史书中的细节描述,我们仍然可以大致勾勒出张飞的形象。
在三国时期的一次关键战役中,曹操率军南下攻打荆州,刘备逃亡至当阳长坂坡。危急时刻,张飞仅带领二十名骑兵为刘备断后。据史书记载,张飞凭借自己的气势,大喝一声便震慑住了数量上远超己方的敌军,无人敢上前应战。这样的表现绝非寻常人能及,如果张飞的形象真如流传的那般儒雅俊俏,恐怕难以实现。仅凭长坂桥上的这一壮举,张飞的形象便已跃然纸上。
那么,为何会有张飞是儒雅才子的说法呢?这主要源于一位名叫刘巴的名士。刘巴本为荆州零陵郡人,后投入刘备麾下,受到尊敬。尽管许多人认为张飞形象粗鲁,但史书中对他的评价是“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即他尊敬有学问和修养的名士。这种特质使得张飞在生前被刘巴等名士嫌弃,却在死后获得了读书人的喜爱和推崇。
在后世的一些记载中,张飞被描述为擅长书法、诗赋甚至绘画的才子。这些记载大多缺乏确凿的证据,要么是后人伪造,要么存在明显的矛盾。事实上,从三国到元明之间的千余年时间里,有关张飞在书法、诗赋方面的才能根本没人提及。直到明代,这些记载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曾指出,张飞并非从头到尾都粗鲁愚笨的莽夫,他也有过利用智谋获胜或得利的例子。这确实有一定道理,但将张飞塑造成儒雅甚至俊俏之人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这可能是因为张飞尊敬读书人,后来的读书人为了投桃报李,对张飞进行了一番美化。到了现代,这些美化的记载被一些人误解和夸大,张飞的形象便在人们的传说和添油加醋中成为了“美男子”。
张飞是一位勇猛威武的武将,他的形象并非如流传的那般儒雅俊俏。他的豪迈豪放、粗犷英勇的形象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