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 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基地落地厦门
两项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基地落户厦门,开启智能新时代
=======================
在福建人工智能发展大会的热烈氛围中,厦门成为了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的焦点。来自全省的精英人士齐聚一堂,共同人工智能的未来。随着“声纹识别技术标准化研究基地”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标准化研究基地”两大研究基地的揭牌,厦门正式迈向人工智能标准化的新阶段。
两大研究基地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厦门快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紧密合作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次大会不仅是对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标准的一次大讨论,更是对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化研究的推进。两大研究基地的建立,旨在提高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质量,为厦门市乃至福建省的人工智能产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声纹识别技术标准化研究基地的设立,意味着声纹识别技术在金融、安防、智能终端等领域的应用将逐渐走向标准化。这一研究基地将专注于构建声纹识别技术标准体系,包括声纹数据的质量评价、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研究。随着这一基地的成立,声纹识别技术的标准化研究将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
另一方面,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标准化研究基地则将重点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应用标准,包括对话系统、机器翻译、自动摘要、信息抽取等领域。该基地还将深入研究自然语言技术与语音技术、机器视觉技术等的交叉应用,为各行业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随着研究的深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在教育、医疗、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新研究所所长咸奎桐表示,这两个研究基地的设立将极大地推动人工智能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团体标准的制定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缩短制定周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两个基地将成为激发创新积极性的重要平台。
厦门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会长、厦门快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龙源透露,基地已经聘请了众多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和行业权威机构。从公安、金融到社保等领域,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已经展开。快商通参与起草的声纹技术方面的国家标准也有望于今年对外发布。
在大会的推动下,一批相关企业也签署了合作协议。声纹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始在智慧银行、智慧安防、智慧财会、智慧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推广,人工智能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两大研究基地的设立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大里程碑。它们将为厦门市乃至全省的人工智能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为社会和企业创造更多价值。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推广,人工智能将更好地服务于各行各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