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天子张邦昌,金人南下建的傀儡政权,他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被永恒地定格。北宋末年的历史,便是一部活生生的悲欢离合的史诗。
在联合灭辽之后,宋朝似乎沉浸在一时的胜利之中,忘记了战争的残酷和国家的未来。他们以为金朝的威胁已经远去,却不知,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宣和七年,金太宗挥军南下,直指都城开封。宋朝的守城之人听到消息后,竟以名义讨回京城为借口,选择了逃避。而宋朝的皇帝和大部分朝臣,第一反应竟然是求和。
金人的决心坚定无比,他们没有给宋朝求和的机会。金人直接换上了自己的儿子来统治,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赵恒。赵恒被迫反抗,然而他并非英明神武的君主,内心充满了对金人的畏惧。他在战斗与求和之间徘徊,最终只能选择求和。金人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们过黄河防线,直逼东京,破城而入。
钦宗在青城斋宫向金军献上降表,受尽凌辱。金军不仅在城内搜刮金银财物,还索取贡女。徽宗和钦宗及所有皇室成员都被掳北上。金朝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南边不再有合法的继承人复辟,给他们带来麻烦。
在这个危机之下,宋朝百官只能商议另立异姓天子的问题。金军的刀剑之下,他们只能妥协,推选张邦昌为天子。张邦昌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他并不想背叛宋朝,但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接受这个命运。他建立的傀儡政权国号“大楚”,与金以黄河为界。
张邦昌坐上皇位之后,始终恪守为人臣子的本分。他没有设立年号,不坐正殿,不受群臣朝贺,不用天子礼仪。大内宫门上都贴有“臣张邦昌谨封”的封条。他与后来金朝扶持的伪齐政权有着天壤之别。
当金军北归之后,张邦昌在吕好问的建议下,迅速将皇权归还给了赵氏。他的“大楚”傀儡政权仅仅存在三十二天。而赵构作为徽宗诸子中仅剩的亲王,被张邦昌派人告知后,他迅速移师南京应天府,即位为宋高宗。
高宗即位之初,便表示知道张邦昌是逼于无奈,不会追究于他。众朝臣却认为张邦昌大义有亏。特别是被任命为右相的某大臣,不依不饶的要求处置张邦昌这种叛国之人。高宗内心的天平最终偏向了这位右相,张邦昌在短短一个月内便被贬官赐死。
张邦昌的忠心终是逃不过君主的猜疑。也许在大义上他有亏,但若以此就判定他叛国,似乎过于苛责。他的举动是在金军胁迫之下的无奈之举。他也曾想过一死了之,但最终为了全城人的性命,选择了做这不义之人。即使后来他迅速归还了政权,也无法挽回自己的名誉。早已被公议所不容的他,也许死是他唯一的归宿。只是背着如此骂名,他心中怕是也有几分不甘心吧。
这段历史充满了悲欢离合,张邦昌的命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国家未来的不易。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在危机之下,人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