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和尼姑有何渊源?为何要大量捕捉天下尼姑
在永乐十八年,一场震撼天下的行动展开,明成祖朱棣下令逮捕全国所有的尼姑和女道士,将他们送到京师进行身份审查。这一行动打破了佛门千年来与世无争的静雅,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猜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朱棣采取如此极端的行动呢?
事情的背后,是一场由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唐赛儿在山东境内揭竿而起,对抗朝廷。虽然这场起义规模小、时间短,没有在历史教科书上留下记载,但当时的朱棣却感到十分震惊。他迅速派出了五千精锐人马前去镇压,甚至把正在山东沿海抗倭的军队也调了过来,可见他对这场起义的重视。
唐赛儿的起义直接影响到皇帝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且起义军以为依托,教徒对唐赛儿忠诚无比。起义军队伍不断壮大,屡败官军,使朝廷颜面扫地。种种原因使得朱棣对唐赛儿和起义军进行疯狂镇压。但由于寡不敌众,腹背受敌,起义仅持续了三个月就失败了,而唐赛儿却下落不明。
为了寻找唐赛儿的踪迹,朱棣下令严察她的行踪。民间搜查无果后,朱棣将搜索的重点转向了佛门。他怀疑唐赛儿削发为尼或藏在女道士中。史料记载,朱棣因久未捕获唐赛儿,担心她混入佛门或女道士中,遂命法司将北京、山东境内的尼姑和女道士逮捕送京审讯。同年七月,朱棣又派段明继续搜索唐赛儿。
段明为了完成任务,不仅搜查了山东、北京的尼姑,还逮捕了全国范围内的数万名出家妇女。这一行动在《明史》中也有简单记载。直到朱棣病逝,他仍未能找到唐赛儿。明朝强大而又严密的特务、巡察机构,在捉拿唐赛儿的问题上不得民心,即使想出通过捕捉天下尼姑的荒唐、极端的办法也无济于事。
唐赛儿的下落成为了历史之谜,多少年来,不少历史学家为了寻找她的归宿而穷尽精力,至今仍无定论。这场大索天下尼姑案不仅反映了朱棣对唐赛儿起义的极度重视和镇压决心,也揭示了明朝特务、巡察机构在捉拿唐赛儿问题上的无奈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