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倍本是钦定的皇太子,皇帝位却被弟弟抢走
今天,奇秘网带来了一位充满故事的主角,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耶律倍的世界,看看这位传奇人物的非凡人生。
耶律倍,不仅是家中的长子,更是被钦定的皇太子。他的人生之路却充满了波折与曲折。生于宗光二年(公元899年)的他,拥有一个不凡的出身——母亲是契丹的开国皇后。在《·宗室传》的记载中,耶律倍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他通晓阴阳,擅长音律,精通医药,甚至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才华不仅限于契丹文化,他对辽、汉文章也有着深入的研究。《辽史拾遗》称赞他“有文才,博古今”,而《皇朝类苑》则揭示了他诗歌方面的才华,被誉为契丹罕见的好学之士。
当父亲耶律阿保机称帝后,耶律倍于神册元年(公元916年)秋被立为皇太子。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同样出色,与父亲一同征战乌古、党项等地,成为先锋都统。他的战功卓越,被册封为人皇王、东丹王之职。尽管他是一位文武全才的皇太子,最终却未能登上皇帝的宝座。
故事背后的原因源于家庭纷争。耶律倍深受汉人文化的影响,而这并不为母亲述律平所喜。她更倾向于性格类似耶律阿保机的次子耶律德光。当耶律阿保机病逝后,述律平暗中策划,联合众大臣推举耶律德光登基。身为长子的耶律倍无奈放弃了皇位继承权,请求述律平将帝位传给弟弟。
耶律德光继位后并不放心哥哥耶律倍。他设立严密的监视系统,试图控制耶律倍的一举一动。生活在弟弟严密监视下的耶律倍心生恐惧,担心遭遇不测。最终,他选择在天显五年(公元930年)逃离契丹,流亡到中原,并在那里度过了七年的时光。命运多舛的他最终未能逃脱死非命的命运。
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就在耶律倍死后十年,辽国再次上演了夺位的剧情。大同元年(公元947年),当耶律德光病逝时,众大臣暗中密谋,违背述律平的意愿,拥立耶律倍的儿子登基。经过激烈的争夺,最终述律平不得不承认耶律阮的帝位。令人感慨的是,耶律倍二十一年前失去的帝位最终回到了他的儿子耶律阮手中。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才华、命运多舛的人物——耶律倍。他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壮感,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继续关注奇秘网,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