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历史之最(山西太行山,一条河谷竟然蕴
#夏日生活打卡季#
被大文豪苏东坡誉为“上党从来天下脊”的山西长治,自古具有雄浑壮阔的气魄,雄居太行之巅,与天为党,向山而荣。这里的山川与隘口、盆地与河谷,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沉浮与变迁,见证了无数次的王朝和兴衰,文明与传承。
一条神秘河谷,蕴藏八个国宝级古建,每一处都是绝世珍宝。
地处晋东南的太行山区,有一条神奇的河流峡谷“浊漳河谷”。它在平顺北部横穿过境,切开了南北太行,自西向东奔流而下。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的浊漳河地理与人文相互激荡,形成充满地域特色的流域文明。河谷两岸的信仰之地与文化传承也被逐渐营造,寺庙、道庵等各种古建筑群更是叠出不穷。
浊漳河谷 候壁段
在这条仅仅50余公里的河谷内,就分布着8处国保级建筑,拥有中国木构古建筑排名前十的就占一半,而仅平顺就占了7个,密集程度之多令人惊叹。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奇妙的旅程,共同探索浊漳河谷这八大国宝级古迹的神秘魅力。
一、天台庵.中国唐代木作建筑四大金刚之一
在山西,有一座禁止日本人入内的寺庙。它是我国佛教最早创立“天台宗”的庵院“天台庵”,位于山西省平顺县城北20公里的王曲村。
这是一座由于一次大修,而差点从中国唐代木作建筑四大金刚中被排挤出来的建筑。(其它三座分别是山西五台山南禅寺的大佛殿、佛光寺的东大殿和山西芮城的广仁王庙),但这并不能撼动天台庵在佛教建筑的历史地位。2014年,天台庵的“身世之谜”被揭开,工人在弥陀殿修缮时,发现了“长兴四年九月二日”的墨书,后追溯天台庵创建于五代后唐时期。
地址山西省平顺县位北耽车乡王曲村中心广场旁
二、原起禅寺,唐王传旨修寺镇脉之风水宝地
在山西潞城黄牛蹄乡的浊漳河畔,远远望去一座宝塔屹立于漳河岸边的回弯处,雄据风水之要冲,一看就不简单。这就是原起寺,一座由大唐皇帝传旨修建的皇家寺院。
明朝弘治年间《潞州志》载凤凰山一名“天冢岗”。相传神农时常有凤凰栖息于此,且此地凤脉主贵,日后必出贵人,不是皇后便是皇妃。大唐时期,江山被武则天篡位,武殁后;李隆基继位,恐李氏江山再陷入类似武姓之人手里,便命文人隐士各地查访名山贵地,修寺镇脉以防后患。后查到武氏生地山西浊漳河畔凤凰山,唐王遂传旨修寺镇脉,于天宝六年毕。
原起寺规模不大,但保存的相对完整。寺内由大雄宝殿、三佛殿、青龙宝塔、香亭、经幢五部分组成,琉璃瓦当九脊屋顶,飞檐斗拱,古朴雅致,极具唐宋风貌。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黄牛蹄乡辛安村
三、大云禅院.我国唯一一座现存五代壁画的寺庙
说起大云院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说起敦煌壁画却无人不晓。不过位于山西平顺大云院弥勒殿内保存的五代壁画《经变图》可以与敦煌艺术成就最高的千古杰作——“维摩诘像”相媲美。
大云院位于山西平顺县北耽乡实会村北龙耳山中,“实会乡、三里长,一里一个观音堂。七十二个连环洞,七堂八庙九狮蹲。九龙戏珠大云院,山中古景醉人。”这是流传于当地的一首顺口溜,也是大云院周边实会村景色的真实写照。
大云院初名仙岩院,始建于五代天福三年,是中国现存的六座五代时期的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宋建隆元年达旺盛时期,后北宋太平年间由宋太宗赵匡义敕改寺名为大云禅院。大云院座北朝南,前后两进院,现存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弥陀殿)、三佛殿及庙门左侧的七宝塔等。除了大佛殿是五代时期架构外,其他均为明、清建筑。大云院弥陀殿内现存有五代壁画精美绝伦,是我国古代所有佛寺殿堂中迄今为止仅存的五代壁画,十分珍贵。
地址山西省平顺县北耽车乡实会村北
实会村南观音堂
四、佛头寺.被当做牲口棚而幸免一难保存下来的国保
朋友问我,佛头寺里有没有佛头?一如询问天台庵里有没有尼姑一样;我笑着摇摇头,其实并没有。
据康熙32年《平顺县志》记载,佛头寺因背靠山似佛头而得名。创建年代没有具体的碑文可以考证,原有两进院落,现仅存佛殿一座,从建筑结构来看颇具唐宋风格。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佛头寺曾作为村里大队的牲口棚使用,全村七八个生产队的牲口都集中圈养在这里。2010年,佛头寺大殿在修缮时,从东西墙上剥离出来的元代壁画24诸天神像很是珍贵。据说当年“破四旧”时,为了免遭破坏,饲养员用石灰泥将大殿的墙壁涂满厚厚的一层,才侥幸留下这精美的壁画。可想而知,在那个岁月峥嵘的年代,能保存至今,也算逃过一劫。
地址山西省平顺县阳高乡车当村
五、 淳化寺.藏匿于山村乡野的金代古建筑
淳化寺,恐怕是浊漳河谷最容易见到的国保建筑了,因为你不留神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它就这样静静地藏匿在乡野之间,不声不响近千年。
淳化寺始建于北齐天宝年间,初名龙门禅院,为龙门寺的下院。位于浊漳河谷阳高村的中心广场,一旁是村民的房屋,没有围栏也没有大门,相比前几个敞亮了许多,来往的游人都可以近距离参观游览。
如今,淳化寺只剩一座大殿,面阔三间,飞檐斗拱均有重修。殿前有两通宋代石经幢,谐书阴刻《尊胜陀罗尼经》与《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大殿后门墙壁两侧嵌有两块石碑,分别是金大定县令李晏的题句“游龙门山寺”和清年间重修碑记。
地址山西省平顺县阳高乡阳高村
六、回龙寺.孤立于土崖之上的金代国保建筑
在浊漳河南岸侯壁村的土崖之上,有一方孤立的小庙,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背临浊漳河水,面对村舍民居,这就是回龙寺。
回龙寺规模不大,现存仅剩一座金代佛殿建筑,殿内存清代工笔淡彩壁画50余平方米,但都是以《西游记》为题材。
虽然回龙寺作为一个村级小庙,似乎并没有什么看头,10分钟时间即可游览完毕。作为国宝级的文物有它独特的价值,在建筑学者中,这个简单的乡野小庙,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回龙寺建筑有许多独特做法,反映了早期地方建筑的多样性和民间工匠的创造性。金代佛殿近方形的平面,反映了早期建筑平面布局的特征;,该古建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民间工匠做法,例如,泥道栱、华栱做成蝉肚实拍栱,较为少见,具有较高的建筑研究和历史文物价值。
地址山西省平顺县阳高村侯壁村
七、夏禹神祠.一处为纪念大禹治水而专门建造的祠堂
如果说一个村子有一处国保就已经不简单了,在侯壁村却有两处国保级的建筑。一个是上面我们提到的回龙寺,而另一个就是下面我们要说的夏禹神祠了。
和别的几处庙宇不同,夏禹神祠是唯一一座不是佛教的寺院。传说距此8公里的奥治村曾为夏禹治水处,而该祠就是为纪念夏禹而设。
夏禹神祠创建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明、清两代皆有修葺。总体布局为一进四合的院落,山门为明代所建,也是一座倒坐戏台,这种两层的山门兼任戏台的格局,也是常见的晋东南各种民间小庙的特色。
独具特色的龙尾下昂
地址山西省平顺县阳高村侯壁村
八、龙门寺.全国唯一一座集六朝古建于一体的佛教寺庙群
把龙门寺放到并非是刻意,而是按照由西向东的顺序依次排列。在我心中,龙门寺可谓是所有浊漳河谷古建中最值得观赏的一处景点。如果你是由东往西走,龙门寺无疑是首选。
龙门寺初名法华寺,又名惠日院,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源头村北约1.5千米的山坳里,始创建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
龙门寺位于龙门山的山腰处,三面环山,前临黄花沟,山清水秀秀美无比。龙门寺是浊漳河谷所有古建筑群里规模最大的一座,也是我国唯一一座集六朝古建为一体佛教寺庙群,历经五代、宋、金、元、明、清历六代古建与一体的国保级文物。其中西配殿为寺内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我国唯一现存的五代悬山式建筑。
龙门寺周边有八大景观,分别是“龙门山前有龙门,菩萨含笑迎佳宾,金鸡报晓钟声响,宝石油灯昼夜明,帆杆予卜天阴睛,五檀闹槐映日红,龙嘴吐水注清泉,透明碑前整衣冠。”
关于龙门寺,有太多的景观和故事,只有亲临其境方能体会,而且这里也是夏季休闲避暑的胜地,即使是夏季平均气温不超过30度,到了晚上甚至不盖被子还会冻醒,这一点也不夸张。
地址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源头村北龙门山
END
以上文章仅供大家参考,码字不易,如有错误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我是行人,喜欢自驾太行山的朋友请点赞关注,以后我会继续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自驾路书与,感谢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