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高检察*历史*事(唐朝当年有多强?1个毫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3www.nygn.cn考古学家

说起中国和日本打仗,多数朋友会想到八年抗战,是日清甲午战争,是明朝抗倭战争。其实中日两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兵戈较量发生在唐朝,确切点说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其结果是日被唐打得落花流水哭爹喊妈,简直惨到家了。指挥此战的唐统帅就是老百姓们并不熟悉的唐代著名宰相兼名将刘仁轨,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海战高手。

刘仁轨

刘仁轨,字正则,这位未来的大唐政界巨头生于隋朝仁寿二年(602年),乃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他出身平民,打小就热爱学习,手不释卷,博览群书,是一个有理想有知识有修养有才华的优秀青年。隋末时,他尚年幼;唐朝建立后,他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政府机关工作,成为一位颇受上级赏识的政府员。在担任陈仓尉(类似县长)时,刘仁轨严明执法、把一个比流氓恶霸还混蛋的政府高给活活打了,充分体现了一名大唐人民好干部的风采,为此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唐太宗李世民的高度赞赏。从此刘仁轨不断提升,一直做到了给事中(类似检察)的位子上。

唐高宗时代,刘仁轨的刚正不阿给他带来了大麻烦,他得罪了武则天的宠臣、绰号“李猫”的李义府——“笑里藏刀”这一成语说的就是他!“李猫”把刘仁轨踢出京城,贬到地方。没多久,更倒霉的事情降临到刘仁轨头上。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出兵攻打高句丽,让刘仁轨负责海运,当时的气候根本不适合出海,但那位爱好整人的“李猫”再三催促,结果致使刘仁轨遭遇风暴,翻船了,刘仁轨的人生之路也跟着翻了船,他被撤职随效力。不过没多久,刘仁轨的人生之路又出现了光明,一个震撼历史的事业选择了由他来完成。

唐高宗

龙朔元年(661年),朝鲜的百济王国(百济王国当时已被唐朝征服,但此时又举兵反抗)一时头脑发热,发兵围攻驻扎其府城的唐,刘仁轨奉命率救援,于是乎,奇迹出现了,刘仁轨——这位没有任何事指挥经验的文打出了一场高水平的精彩大战。他指挥唐神勇突进,打得百济叛全面崩溃,百济被这位唐朝文打得实在没法子了,只好请求外援——日本!日本,时称“倭国”,其最高领导人天智天皇一时雄心万丈,当即同意援助百济、对抗大唐。中日两国历史上的首轮交锋就这样打响了!

战争

刘仁轨率领的唐朝舰队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口)遭遇了援助百济的日本海,当时唐朝水7000余人,战舰170艘;日本水万余人,战舰1000多艘,虽然唐战舰数量上远不如日,但质量上却大大胜过日那些低级原始的小破船。双方一交手,日本兵就暴露出劣势,他们虽然很努力地玩命,但装备太破烂、战术太低档,和东方第一强(说是)的大唐队压根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刘仁轨指挥唐舰队连赢四局,焚毁日本战船400余艘,烟火四起,映红海面!日惨败而逃,日将朴市田来津被击毙,日本和百济的陆上部队也被唐打翻,日被迫退出了朝鲜半岛,百济王逃往高句丽,百济王子率众投降,百济全境被唐占领。白江口一战打得日本人心惊肉跳惶恐不安,他们生怕唐继续进灭了日本,为此他们连续多年加强防备,生怕唐杀来,直到摸清了大唐并无此心才安稳下来,从此日本对大唐只虚心学习再不敢扰。这一仗也让刘仁轨咸鱼翻身,声名鹊起,成为为中华赢得荣耀的一大名臣兼一代名将。

抗倭

狂扁百济和痛殴日本的壮举,使得大唐君臣见识到了一个全新的刘仁轨——不但行政能力超强,而且打仗也够狠。打这以后,唐高宗对刘仁轨越发看重,国内政务让他搞定,边疆战火让他摆平。上元二年(675年),刘仁轨又收拾了一个不服大唐的国家——新罗王国(朝鲜古国),他被任命为鸡林道行大总管,指挥唐大破新罗七重城(今韩国积城),斩获极多,没多久新罗就和百济一样被打服了,遣使入贡谢罪。这一仗又让刘仁轨位高升,成为当朝宰相(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也成为唐高宗最为倚重的大臣之一。

武则天执政后,对刘仁轨这位进得朝堂、上得战场的牛臣也很赏识,让他继续留任宰相。虽然刘仁轨心里并不待见这位专横独断的女皇,但他是个政治老手(可不要被刘仁轨早年不畏权贵刚直不阿的面貌蒙蔽了,他在政坛上是越玩越精明),他可不想自找倒霉,所以他总是装作很忠诚的样子,踏踏实实地为女皇陛下认真工作。刘仁轨当了10年宰相,于垂拱元年(685年)逝,终年84岁,武则天为他停朝三天以示哀悼,还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武则天

在刘仁轨去世的一千多年后,即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面临日本国主义的疯狂侵略,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毅然给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傅仁轨”,就是为了纪念那位唐朝的英雄,也为了激励自己的孩子和当时的国人!

本文为李萌独家撰写,喜欢的,记得订阅本头条号。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