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之最富裕(皇帝懦弱,老打败仗,却又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2www.nygn.cn考古学家

如果我们把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朝代,放在一张成绩单上,给它们打个分数,或许很多人会给汉、唐那样的朝代,分数打得高高的,而把那些既短暂、又可怜的朝代,分数打得低低的。

不过对于宋朝,你一定很难打分数,他的皇帝懦弱,大臣贪生怕,士老吃败仗……没有谁想给它打个像样的成绩。

可是,偏偏在那个时代里,指南针、印刷术、火、纸币、造船、瓷器……这些惊人的发明与进步,又着实让人刮目相看呢!

当这个世界另一端的欧洲人还像生活在黑暗的地窖里时,宋朝人却活得精彩多了。

那时候的欧洲人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除了一本基督教的《圣经》外,人们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的知识。

他们不比读书,而且也没有学校可以上学,孩子稍大一点就得跟着父母学习工匠手艺,学着畜养牛羊,剪他的毛,编织毛衣,或是学着耕种粮食……贵族的孩子主要是学着骑马,将来好做个勇敢善战的骑士。

没有谁会认为读书识字是重要的,因为那只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

他们要知道,远在世界的另一方有个地方的人,竟然把读书看的比什么都要紧,都尊贵,那真要令他们瞠目结舌、讶异不已了。

中国早在汉朝时代,朝廷就办了学校,让那些想要读书、做的人能够成为既聪明、又尽忠的人。

如今,宋朝的朝廷也办了许多学校,但有些人觉得还不够,于是自己也办起私人学校来了,人们把那种学校称作“私塾”。

宋朝人为孩子编了课本,有一种叫做“三字经”的课本,其中每句都是三个字,读起来很容易朗朗上口,方便记诵,内容又很丰富,直到今天还有儿童在读它呢!

还有一种课本叫做《百家姓》,是由400多个姓氏组成的。你会不会奇怪,要孩子背诵这些“姓”干什么?

不过宋朝的人似乎认为,先知道所有人的姓,是一种基本常识和礼貌呢!至于他们把“赵”放在姓氏的第一个字,你大约也猜得出缘由吧?那是因为宋朝的皇帝姓赵。

读书的孩子被教养成有礼貌、守规矩、说话斯文,要能背诵所有的课本,要学做对联、诗词,比起今天你上的作文课来,可能要难的多哩!

私塾的老师经常拿起教鞭,严厉的对待学生,背不好书的孩子,上起课来真要吓得发抖呢!

小孩上私塾长大之后,可以上大学。除了朝廷办的大学外,他们同样能上私人的大学。

当时这种学校有个很文雅的名称——书院。

书院大多建筑在山明水秀、风景优美的地方,善心的人捐出土地、房舍、田产来支持书院。

在这儿上课的老师和学生,吃、住,由学校供给,老师有薪水,学生有零用钱,还可以领到奖学金。

他们上课的课程全由老师决定,非常自由,而学生也可以选择他喜欢的老师或学校去上课,所以如果你是当时的学生,不但可以听老师讲述从前孔子孟子说过的那些道理,读写四书五经的课本,还可以听老师谈论如何治理国家,怎样行作战,怎样对付辽国金国怎样修治泛滥成灾的黄河……

有位叫朱熹的人,非常有学问,是宋朝最有名气的老师,许多学生都拜他为师,学他的道理,甚至连后来的皇帝,也都喜欢用他说的话,去治理百姓。

还有一位叫陆九渊的人,他也非常有学问,徒弟相当众多,不过他和朱熹的看法不太相同,所以两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通常一场辩论顶多持续几个小时,但他们的辩论却没完没了,不单朱熹和陆九渊辩论不休,他们的学生也加入辩论,他们的学生的学生的学生……仍旧辩个不停,一直到今天,还有人在辩论同样的问题呢!

你会以为他们俩都争的面红耳赤、反目成仇了吗?

令人敬佩的是,他们仍然是好朋友,没有因为辩论而伤了和气,因为他们争辩的问题是用怎样的方式才能做个最完美的人?

令人纳闷的是,宋朝的读书人特别多,简直可以说是读书人的天堂,可是为了追求做个最完美的人,他们却有些古怪的想法和举措。

比方说,一个女人结婚之后,如果改嫁是非常不完美的事儿,一个女人即使了丈夫,生活无依无靠,快要饿了,也绝不应该再结婚。

因为饿,只不过是一件小事,而一旦再嫁人,那可是件丢脸和不完美的大事。

,宋朝人还流行一种习惯,他们觉得女人的脚越小越美丽,所以女孩子的脚,从小就被人用布紧紧地裹缠起来,不让它再长大。

你知道最小的女人脚有多大吗?他们可以小到像打火机一般大呢,那样的脚实在和残疾的人没有多大分别。

所以如果你是个女孩子,真该庆幸自己没有诞生的太早,因为在中国这种习俗的终身至今才只有一百多年呢!

宋朝的读书人喜欢读书,也喜欢争辩道理。并且印刷术的发达,也使读书这件事情变得轻而易举。

他们建了很大的图书馆来藏书,街上也有人开起书店来卖书。

在那时候之前,人们若拥有一本书,就像拥有一件稀奇的宝贵一般,不肯轻易借给别人,但自那时以后,书籍就成了普通的商品。

当时留下了许多字体大方美丽的雕版印刷书籍,如今在中国的博物馆、大图书馆里都还能欣赏得到,人们把它称为“宋版书”。

你知道唐朝人喜欢写诗,而宋朝人却喜欢一种叫做“词”的东西,它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诗那样规律,可是读起来又非常有韵味。

别看宋朝的读书人说起道理来一本正经,但作起词来可不是那样硬梆梆的。

大学者、大宰相,甚至雄赳赳气昂昂的将们,照样写得出缠绵悱恻、楚楚动人的词句。

像你已经知道的王安石司马光岳飞这些人,都留下了很漂亮的词,几百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传颂不已。

词是可以拿来当歌唱的,所以各种豪放的、婉约的、香艳的、哀怨的词,一首首地被人们娓娓唱来,它就像我们今天的流行歌曲,谁要是不会哼上两句,就要让人讥笑为落伍了呢!

宋朝人喜欢一切美丽精致的东西,他们制作器物,就像雕琢一首优雅的诗词那样,要求完美无缺。

有一回,北宋宰相家的厨师逃难到南方,受雇于一位富商家中,富商认为,厨师的手艺高明,便要他做包子,不要厨师却回答“我一向只负责调理包子里的葱馅,所以不会做包子。”连做包子都分工精细,其他的事情可想而知了。

一群爱读书、喜欢论辩道理、拥有众多伟大发明、善于经商、讲究享受生活品味的人,偏偏他的邻居们却是些好勇斗狠、蛮劲十足的民族。

幸好宋朝是世界上最有钱的大国,他用自己的财富向凶悍的邻居买下“和平”,他们相信,只要多付些钱财,对方便会停止战争。

幸好,宋朝的钱币信用卓著,就连远方的波斯阿拉伯都使用它来买卖货物。

日本高丽,竟索性停止铸造自己的钱币,使用起宋朝的钱币了。

你想为宋朝打个什么样的分数呢?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