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之最内容男朋友(初中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1、建立与统一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2、巩固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年起 皇帝隋炀帝
3、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水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4、影响积极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消极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注重门第,不注重才能。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3、发展历程
创立隋文帝时,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完善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发展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僵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废除清末(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4、影响积极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吏选拔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成为历朝选拔吏的主要制度,维持了约1300多年。
消极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秩序,禁锢思想的工具。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农民起义不断。(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杀,隋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