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外龙青岛历史之最(青岛球迷宋大爷的幸福生活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杜金城
在青岛球迷圈提“宋大爷”的名号,那肯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花衬衣、大喇叭、标语牌,这些独属于宋文修大爷的球场标签也是不少青岛球迷现场看球的“独家记忆”。疫情爆发两年多的时间,球迷失去了到现场为心爱主队加油助威的机会,87岁的宋文修作为铁杆球迷自然更加着急。他盼望着快些重回球场,站在看台上领着大伙高喊“青岛加油”!
法宝
标语牌写谁谁进球
中秋节前两天,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的工作人员来到宋文修家里,送来了中秋祝福。看着一屋子人,宋文修乐得合不拢嘴,拉着客人的手一个劲地聊着海牛队冲超的事,“我就等着球队回主场了”。
其实,从2017年开始,宋文修去现场看球加油的次数就越来越少。很多时候,球迷都会惦记地问一句“宋大爷咋没来”?“我17年的时候膝盖出了毛,养了一段时间总不好,然后19年的时候去动了,也不成功,现在上下楼有点困难。”说这话的时候,宋文修依然乐呵呵的,然后还不忘加一句“膝盖就是跳舞跳坏的,跳了十多年舞,所以说啊,运动也得适量。”
为了迎接海牛俱乐部客人的到来,宋文修还特意穿上了标志性的蓝底色花衬衣。那件衬衣是2005年青岛啤酒节的纪念文化衫,也是宋文修最显眼的标志。宋文修说自己当时买了三四件,后来送给中能队主帅桑特拉奇和张外龙各一件,目前也没啥存货了。
说到桑特拉奇和张外龙两外外籍主帅的时候,宋文修不忘拿出相册,指着自己和老桑的合影不住摇头。“时间太快了,桑特拉奇60多岁就走了,张外龙离开青岛也快10年了吧,太快了、太快了,我今年虚岁都88了……”
穿上花衬衣的宋文修,自然不能忘记制作自己的一样“法宝“——手写的标语牌。“支持海牛,坚定不移”,写完正文,宋文修不忘在旁边标注上“铁杆球迷88岁老宋”的字样。
两年多时间没有去球场看球,宋文修的手没生,小牌子依然做得有模有样。在以往能到主场看球的日子里,宋文修几乎每周都会手写两张标语牌拿到球场,自己琢磨、自己写,还得用上外甥学习美术的燃料。“我这个牌子可灵了,写谁名字谁进球,今年咱海牛队肯定能冲超!”说到这,宋文修挥舞了一下拳头。
前两天足协杯抽签,青岛海牛抽到了山东泰山,这场比赛大概率会在青岛主场进行,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宋文修可算有了盼头,“我就等着这场球了,到时候你们能来接我去现场吗?”得到俱乐部工作人员肯定的答复后,他又笑得像个孩子一样。
痴迷
一年能看50多场比赛
宋文修出生于1935年,打小就喜欢体育,“我打小身体素质好,单双杠、吊环、跳马、棒垒球,可以说是样样精通。”说话间,老宋还摆了几个体操动作,一招一式依然能透出几分年少时的风采。
爱运动、爱社交的性格伴随着宋文修的一生。1958年从九中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青岛化肥厂,就是后来的青岛碱厂。能说会道加上性格开朗,从进厂开始,他就负责职工教育,后来又到供销科任职。再后来,宋文修从青岛丝织厂退了休。
2005年的时候,偶尔一次到颐中体育场(如今的国信体育场)看中能队的比赛,又点燃了宋文修对体育的热情。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成了青岛足球的铁杆粉丝,也把更多的热情与精力投到了球场上。那几年,青岛球队的每个主场几乎都能见到宋文修的身影。“一年下来看了50多场比赛,只要是咱青岛的主场比赛,我肯定去。有时一天看两场。”
球场上的宋文修是那种一分钟都闲不住的人,他不会停留在一个看台,一场球赛下来,他会转遍整个场地,让每一名到场的球迷都能体会呐喊助威的,“球员里面,我最喜欢曲波,他结婚的时候还邀请我去现场了,我给他写了一副对联,还上了央视。”
说起十多年看球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场比赛,宋文修沉思了一下,“应该是张外龙带中能击败恒大的那场球,郑龙进第二个球的时候,我嗓子都喊哑了,所以说青岛作为足球城,需要一支中超球队,前几年中能降入低谷,幸亏乔老板坚持住了,今年他们肯定能冲上来。”
热心
除了篮球足球还热衷公益
和80多岁的宋文修聊天,丝毫感觉不到对方的年龄。宋文修说,这得益于自己的性格和爱好。“生活就得多姿多彩,特别是到了老年,吃海参鲍鱼不一定长寿,但一定得多活动、多用脑才能长寿,”宋文修说道。
大部分球迷只知道宋文修热衷于篮球和足球,其实,在帆船赛、啤酒节一些大型活动现场都能看到“宋大爷”的身影。除此之外,宋文修还是个热心人,做了不少公益,只是这些事他不太向外人提及。大伙有印象的是在青岛举办奥帆赛之前,宋文修曾经到青岛海边助力清理浒苔,后来奥帆赛期间,他还自发上街,用老照片向外地游客介绍青岛一些老建筑的历史。2016年,青岛选了30位“青岛老人”的先进典型人物,宋文修光荣入选。“人这一辈子就是要多做好事,这样才能快乐,现在我走在马路上,经常有年轻人和我打招呼,他们都是在球场上认识我的,有时候和他们聊聊天感觉很快乐,青岛球迷虽然不是最狂热的,但绝对是最懂球的。”宋文修分析说。
尽管腿脚有些不太灵便,但87岁的宋文修依然不愿意整日待在家里。隔上几周时间,他会去逛逛团岛农贸市场,或者去营口路那边吃一次自己最爱的炉包。小日子过得也是有滋有味。不过,少了现场看球的机会,老宋还是觉得生活少了点啥。“看比赛本身就是锻炼,呐喊加油是一种锻炼,来回比赛的路上也能活动,关心球队的战绩和升降级是锻炼自己的脑力。看体育比赛能让人心情好,能消气,不容易生,因为的根源都是‘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