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历史之最(1859年夏天,一场猛烈的恶仗让邵阳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1www.nygn.cn考古学家

邵阳市区的古城墙

1859年初夏的宝庆府(今邵阳市),山雨欲来风满楼

原因无他,是因为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30万大杀过来了。

石达开此行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拿下老巢之一的宝庆(当时正在前线打仗的湘将领刘长佑刘坤一李臣典等皆为宝庆人)一来调动湘主动回防邵阳,以减轻南京等地被围的太平的压力;二来裹挟邵阳当地的壮丁,搜刮钱粮,壮大自己的队伍,实现经湖北进入四川发展的战略目标。

据史料记载,咸丰八年十二月(1859年1月),石达开率从江西南安(今属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攻入湖南,连克桂阳宜章郴州、桂阳四州府,在进攻永州失利后(当时的清守将是邵阳新宁人刘长佑、江忠义,调整部署,转战祁阳、东安、新宁间,进围宝庆(今邵阳市)。当时,入湘作战的太平号称30万(实际约20万,其余为随家属),“专取偏僻小路,夜间列炬疾行,骤如风雨”,并且“志在飚忽乘虚,不肯久顿坚城之下”。

这石达开可是太平天国的战神和猛将。曾国藩曾和他多次交手均惨败,其中,鄱阳湖一战差点全覆没,被逼得跳水自杀。此次石达开挥师宝庆府,清廷上下无不为宝庆的前途捏把汗。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4月,石达开部进攻宝庆最南端的新宁。

新宁是楚勇(最早的湘)统帅江忠源及继任者刘长佑、刘坤一的老家,因这三人曾合力打太平天国的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所以太平对他们恨之入骨,决定狠狠报复。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首战新宁,却被当地的一个老太太硬杠。

这位老太太是江忠源的母亲。

咸丰三年(1854年),江忠源战庐州(今安徽合肥),朝廷追封他为总督,给予他的家人优厚抚恤,江母此刻却散尽家财,募集乡民数千人,据险而守,石达开的先头部队虽然最开始进展顺利,最终却攻不下来。待到江忠义(江忠源之弟)率赶来救援后,被迫撤退。恼羞成怒的他们在退兵途中,竟然屠杀无辜村民泄愤!

因为石达开的最终目标不在新宁,所以没有恋战,而是继续北上。

当年5月下旬,石达开的三路大齐聚宝庆府城郊,其中,石达开与元宰、张遂谋驻城南的澄水桥(今属大祥区檀江乡),赖裕新驻扎在城西5里外的神渡滩(今属大祥区城南乡),傅忠信驻城东12里的泥湾(今属大祥区板桥乡)。三路大从南路向东西两面伸展对宝庆府进行合围,连营数十里。宝庆城外各村庄险隘,悉为其所有。我老家邵东市野鸡坪镇境内有个地方叫“石屯营”(邵东话读 “sā dòuyuán”),据说是因为石达开曾屯兵那里而得名,解放前还遗留有石达开为鼓舞士气而搭建的戏台和戏楼。

太平旌旗蔽空,杀声震天,负责防守宝庆府的清却只有区区3万人不到,更严重的是,这2万多人中的大部分都是刚从宝庆和湘乡招摹的新兵,换句话说,他们是刚扔掉锄头镰刀拿起长矛大刀的农民,毫无战斗经验。

敌我力量悬殊,这仗该如何打才好?

生存亡关头,宝古佬“吃得苦、霸得蛮、不怕”的性迸发了。

当时清负责指挥这场大仗的主将是湖南湘阴人左宗棠(表面上只是湖南巡抚 骆秉章的幕僚,实际操盘湖南政),此公不仅脾气火暴,而且深谋远虑,是一位铁硬汉。早在石达开从江西移师湖南北上宝庆时,他就洞悉石达开的最终目标是取道邵阳进入湖北再取四川,,他决定布下“口袋阵”等着石达开钻进来,但前提是宝庆的守必须抵挡住和拖住石达开的进攻,等待援到来对石达开实施反包围,聚而歼之。

但这2万多主要由宝庆农民和湘乡农民临时组成的“部队”,能抵挡住久经沙场的石达开部队的进攻吗?谁又愿意带兵去攻打他们呢?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驰援者也是由宝庆人和湘乡人挑头。

虽然负责防守宝庆府的士兵多数是临时组织起来的农民,但因为宝古佬自古尚武好勇,习武成风,所以很多人身怀武功,更主要在于,大家从小深受当地“吃得苦、霸得蛮、不怕”精神的影响,普遍视如归,敢于战斗。

石达开部队开进宝庆城郊之前,已经在永州、祁阳、新宁等地分别领教了刘长佑、刘坤一、江忠义等宝古佬的厉害,在和他们的交锋中没有讨到便宜。在他到达宝庆城郊后,他的老对头刘长佑已经决定驰援家乡。,两位老湘乡人李续宜李续宾之弟)、刘岳昭也各率精锐驰援宝庆守。7月24日,李续宜部到达宝庆水竹与刘长佑协同一体。只需一声令下,对石达开部队发起致命一击。

很多人知道,石达开进攻邵阳失败后,撤退时喊出了“铁打的宝庆”这句让邵阳名扬天下的话。不少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石达开之所以攻不破宝庆城,主因是宝庆府城高墙厚、周围有凶险的河流(资江邵水)环护,易守难攻。孰不知这只是次因,真正的主因是,当时的宝庆人同仇敌忾,为保护自己的家园,拼抵抗石达开部队的进攻,最终将他们打得大败,逃回广西老家。

邵阳市区古城墙前的名人铜像

石达开之所以败走宝庆,也与他的战略战术不当有关。

石达开刚到邵阳时,本来他坐拥绝对优势兵力,以20万人对阵2万多人,即使付出较大的伤亡代价,也能碾压对手,他却没有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而是只将守城的清围住却不发动进攻,企图等对方弹尽粮绝再一举拿下。这使他白白贻误战机。

直到6月中旬,石达开才派出小股部队试探性进攻,守城的宝庆人和湘乡人异常凶猛,抵抗非常激烈,甚至见隙主动出城偷袭石达开的部队。见自己的部队讨不到便宜,石达开又按兵不动。

相持一个多月之后,到了7月下旬,以刘长佑、李缤宜等为主的清援陆续抵达宝庆外围,有近7万人,并且持续增加。前来支援的清,很多人是参多年能征善战的宝庆人,面对敌人侵略自己的老家,恨不得立刻除之而后快。

看到清从四面八方赶来,石达开终于认识到自己陷入反包围,决定集中力量发起攻击,但为时已晚。

7月25日,石达开挑选精锐,以赖裕新、傅忠信所部为主力,率先发动攻击,首战进攻半边街的清营。又击刘长佑营。

要肯定的是,石达开不愧是太平天国的猛将,由他亲自指挥的战斗几乎每战皆捷,使湘付出惨重代价。,因为孤深入、后勤不继,即使他有通天的勇猛,也敌不住以宝庆人和湘乡人为主的湘的拼命厮杀。

在石达开发动进攻前,刘长佑和李续宜发现,石达开所在的左路兵精将广,兵力雄厚,无法抗衡,而西北两路相对薄弱且地势平坦。于是两人合计采用“声东击西”计谋,即刘长佑以自己的兵力吸引石达开的注意力,李续宜则绕到宝庆城北,对太平实施突袭。

邵阳名人、楚勇统帅刘长佑

刘李合作实施“声东击西”战术,加上宝庆城内的清趁势杀出,最终导致石达开大败撤退,被迫经永州逃回广西老家。

虽然石达开主动撤退,但刘长佑等决计不放过他,从邵阳一路追杀他到广西桂林,将他赶进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石达开的老家)才罢手。

经此一战,石达开部队伤亡惨重,仅剩万余人,而湘也付出很大代价。光绪湖南通志中记录的密密麻麻阵亡的宝庆人和湘乡人的名字,在时隔160多年后,仍触目惊心。

经此一战,邵阳人的勇猛和视如归,连同那句“铁打的宝庆”,也传遍天下。

特别声明作者写作此文是为了推介家乡历史,因本人不是专业研究者,所引史料虽然皆有依据,但未必全部正确。欢迎大家指正。

作者简介陈胜乔,湖南邵东人。民间不拿工资的乡土知识传者。业余专注乡土历史地理写作,趣怪网希望能为普及历史常识、特别是大邵阳的乡土史尽绵薄之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