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鬼节的由来传说,关于七月半鬼节的故事

民俗节日 2023-08-28 07:36www.nygn.cn民俗节日
七月半在很多地方人们相当的重视,会有一系列的习俗讲究,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祭祖祖先,表达内心的追思之情,那么七月半鬼节的由来传说是什么呢?

七月半鬼节的由来传说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关于七月半鬼节的故事

鬼节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连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就是现在俗称的‘鬼节’。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